可声控开、闭的全自动窗帘、挥一挥手就能开启电视、在外旅游只需用手机便能知晓家中的情况便断水断电的操作等等,这些曾经出现在电影里的情节,如今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5月27日,在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各个展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参观会展的人们看看这、试试那,感慨着科技的强大,憧憬着未来的“智慧生活”。

“哇!这个眼镜真好耍,我戴上以后就站到电脑里了。”在VR(计算机上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体验区,一名小孩一边惊叹一边戴着VR眼镜左右摇晃。
另一边,在满帮集团的展区人满为患,人们依次排队站在指定位置,摆着自己心仪的造型,不一会儿便能在旁边的电脑上生成一张动态的3D照,再用手机一扫,照片便自动储存下来。

“该技术能让人们逛网络商城的时候,生成一名与自己身材数据极为接近的虚拟模特,这样在搭配衣服时便有一个很强的既视感,能很直观的供用户作购物参考。”技术员王启航解释说,方便客人试衣服的同时,电脑还会作数据统计,然后反馈给店家,让店家能了解到什么样的衣服比较吸引眼球,方便店家调整商品。
“叮咚叮咚,打开加湿器。”王启航对着“智能小管家”喊道,大约半分钟以后旁边的加湿器便喷起了白雾。“这台机器是通过WIFI对家中的智能电器进行控制。”冯小旭给参观人员解释道,智能的电器可以通过接入WIFI,再通过这台“智能小管家”实现声控或远程手机操控,并且“智能小管家”有很强的识别能力,例如播放音乐。“智能小管家”可以记录下主人点播频率最高的音乐,主人点播时就会优先播这些音乐。
“目前,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已逐渐进入深水区,在大数据整个的发展周期里面,如果我们不能把收集的数据很好的展现出来为人们服务,别人就根本不会知道所说的大数据到底有什么用。所以,让大数据可视化对人们理解和认识大数据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启航说,“大数据的可视化”是将数据这种虚拟的东西,转变为可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产品。

王启航介绍,给用户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只是大数据可视化范畴的一种,现代人的生活中网购、家居、工作等都已经离不开“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