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
6月7日,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听取他们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汇报,同现场办事群众交谈。习近平先后走进社区书画室、幸福食堂、康复室、舞蹈室、阅览室,观看退休人员书画练习、歌曲排练,了解社区向老年人提供餐饮、健康服务,向青少年提供公益性课后托管服务等做法。在社区广场,习近平同围拢来的群众亲切交流。他指出,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再接再厉、不懈奋斗。

社区书画室开展送春联活动。 文亭巷社区供图

藏族阿妈来幸福食堂打饭菜。 本报记者 李庆玲 摄

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笑脸墙。 本报记者 李庆玲 摄
永恒记忆
“17时35分,看到总书记从车上下来,那亲切的笑容让原本十分紧张的我,一下子就放松了。”
“当时老人、孩子、年轻人,大家都围拢在总书记身边,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总书记一行,向总书记问好。”
“总书记非常和蔼可亲,从一楼办事服务大厅到二楼社区书画室、幸福食堂、康复室、舞蹈室、阅览室,每到一处都询问得非常详细。”
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社区视察时,作为向总书记汇报社区情况的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刘翠青,至今还沉浸在幸福中。刘翠青说:“能近距离和总书记交流,聆听总书记的教诲,我觉得特别荣幸。总书记说我们工作做得细、做到家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2011年进入兴海路中华巷社区工作,2017年担任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刘翠青,做社区工作已有十个年头。如何在党建引领下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这位80后有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和见解。
“我记得刚到中华巷社区工作不久,有居民到社区寻求帮助——要找人,说一位叫马某某的回族群众帮助了他,他想当面说一声谢谢。我当时记住了那个名字,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在入户的时候就到了这个马师傅家里,在征得马师傅同意后我把联系方式给了这位找人的居民,让他们自行联系。一个星期之后他俩一起来找我了,说要感谢我。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对当时的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从这件事情开始,刘翠青找到了做社区工作的意义。“当时我们中华巷社区主任常说一句话,‘天地虽小,但也能大有作为,在社区施展拳脚的空间很大,你想帮助别人,谁也不会束缚你’,我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刘翠青说。
“除了工作上要细心耐心、吃苦耐劳外,这么多年工作下来,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基层做服务工作一定要有凝聚力,这份凝聚力来自基层党组织,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是群众的定心丸,基层党组织坚强了,人民群众就能安心、放心、有信心。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源泉。”
刘翠青介绍,这些年来,文亭巷社区紧紧抓住“和睦”这两个字,以“五融五筑·和睦家”品牌建设为主线,将辖区内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党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事务共商、活动共办、服务共做、党员共育、阵地共用的联动大党建格局,在做好为民服务的路上有了更坚强的后盾。
如果说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刘翠青觉得在社区工作使命光荣,那么总书记的嘱托更让刘翠青觉得肩上责任重大。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今后做好社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进一步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做好总书记关心的社区党建、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刘翠青说。
和睦文亭
文亭巷社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大社区,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其中藏、回、蒙古、撒拉等少数民族居民10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在这里,各民族群众相亲相爱、相帮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扶相携共享美好生活。
今年55岁的青梅多杰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人,2018年和老伴儿一起搬到辖区内的海宏壹号C区居住。因为青梅多杰助人为乐、古道热肠,经常在小区里做一些好人好事,短短三年时间,他成了小区里的“名人”
6月18日,见到青梅多杰本人之前,记者先在文亭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副主任罗世明手机微信群的一个视频里听到了他的声音。“大家看看,咱们小区广场雕塑围栏边上的瓷砖松动了,这是谁家的小孩子在这儿搬砖,太危险了。”很快,群里就有了回应,有来认领孩子的,有物业赶来问清具体地方要去修理的,也有来给青梅多杰点赞的。
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记者到青梅多杰家去,“你看,小区人工湖桥上的木板翘起来了是他找钉子钉下去的,湖边的路灯坏了是他找物业去更换的,这棵树是他捡人家扔掉不要的景观树种上的,还有那边凳子坏了是他自己拿工具修好的……”我们在青梅多杰家的单元楼下见到了他,他正在查看自己前几天刚修补的一块大理石墙砖。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同住在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亲人之间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
“我是玉树人,玉树地震的时候是全国人民帮助了我们,现在玉树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就更应该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了。”青梅多杰说。
“像青梅多杰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罗世明介绍,文亭巷社区成立了一个名为“石榴籽”的党支部,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以‘我是一颗石榴籽’为主题的社区运动会、邻里美食节、锅庄舞大赛、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不断加强了社区和谐、团结的邻里关系。
“民族团结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在老百姓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社区和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推动党的力量由社区向小区下沉,探索建立党群驿站、睦邻文化日等工作,进一步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罗世明说。
幸福文亭
社区是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居民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都在社区的一方天地。在文亭巷社区,绿意蔓延的居住环境,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贴心暖心的社区服务,让“幸福”写在每一位社区居民的脸上。
6月18日,记者来到文亭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第一印象就是像家一样非常干净整洁。服务中心一楼左侧是办事服务大厅,不时有居民前来询问事项,四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处理;右侧是明亮的图书阅览室,里面摆放着几张大书桌,还有几台多媒体设备,几名读者很认真地看书。拾级而上,二楼依次分布着舞蹈室、康复室、幸福食堂、书画室等功能室。
文亭巷社区是2015年成立的一个年轻的社区,社区辖区东起海湖路,西至文博路,北临湟水河,南到五四西路,面积0.9平方公里。辖区内药水泉、火烧沟等景观微波涟漪,休闲绿道及绿地沿街分布,13个住宅小区里22769名各族群众和睦相处。
住宅小区多、人口多,但社区工作人员仅有16名,如何才能做好服务工作?刘翠青介绍说,我们创新思路和理念,坚持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在社区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有党员580人。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近年来社区党委以“五融五筑·和睦家”品牌建设为主线,依托“五级联动”党建联盟平台,将辖区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党组织联系在一起,通过“支部共携手”“四微工作法”“成员轮值+”等工作载体,整合辖区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
——先后组建各类服务群众志愿者队伍24支,打造“四微工作法”“五心服务法”“365为民热线”“移动办公桌”等工作法,深入居民家中,倾听民情民意。
——开展小区民主议事,有效化解小区矛盾纠纷。13支“网络红袖标”队伍,净化了辖区网络环境。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通过“党员认领群众事项”“微心愿实现”“走访企业问需求”等行动。
——开展“文亭流动大舞台”文艺汇演和“文亭故事”征集宣讲活动,将辖区选树典型、争当典型的团结进步“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临近中午,到社区幸福食堂吃饭的老人慢慢多了起来。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和总书记有过亲切交流的藏族阿妈多杰卓玛,她穿着和总书记交流时一模一样的藏式服装。有所不同的是,见总书记时她是来一楼服务大厅办理幸福食堂的饭卡,今天她是来幸福食堂吃饭的。
“那天见到总书记时大家都在向总书记问好,我就躬身做了一个拿着哈达的样子,向总书记说了句‘总书记扎西德勒’。总书记问我家是哪里的,我说家是玉树市结古镇的。总书记亲切地说玉树以后会建设得越来越好的,我觉得又激动又温暖。”打包装好一份菜之后,卓玛阿妈笑着说:“自从办了幸福食堂卡,我每天先在家里做好主食,然后来这里打上一份菜,这样我和老伴儿吃饭又便宜又省心又安全,真不错。”
在幸福食堂里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一位和总书记有过交流的辖区居民郜淑贞,“那天我在康复室锻炼,就见总书记进来了,总书记还夸我年轻哩!现在社区的服务越来越贴心,我们几个老姐妹经常到这里按摩理疗,身体好多了。”郜淑贞说。
饭菜飘香、歌声悠扬,在一片点赞声里,幸福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感言
党建引领为民爱民
社区虽小连万家,小社区既蕴藏着服务民生的大情怀,也考验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
文亭巷社区所在的海湖新区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这里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旅游服务、居住休闲紧密融合,做好社区工作尤为重要。
随着新区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家庭有了代步车辆,但停车位严重不足,怎么办?社区党委出面,与街道办、城管局等进行协调,新增公共临时停车场,推行规定时间内免费停车惠民模式,逐步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辖区6个党支部的50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联防联治,监测来宁、返宁人员的体温,为居家隔离人员采买生活必需品,对辖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为群众发放防疫物资,开展捐款活动……守好疫情防控“阵地”,为辖区居民健康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
以“我是一颗石榴籽”为主线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不断增进了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强化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思想认识,唱响了民族团结主旋律。
文亭巷社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的保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社区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党的基层组织,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持长抓不懈,久久为功,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