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周口视窗讯 王东 文/图】 崔佳慧,郸城李楼乡邓渔池行政村崔老家自然村人,郸城县李楼乡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个年仅七岁半的女孩,坚守四年在求学路上用稚嫩的双肩担负起照顾脑瘫哥哥在学校里所有的饮食起居,用大爱抒写人间真情。

郸城李楼小学三年级学生崔佳慧
2014年4月22日下午,笔者一行几人携爱心人士在郸城县委宣传部及李楼乡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去采访周口市远近闻名的“小大人”崔佳慧。
男孩子般的短发,有些破旧的运动衫,洗的泛白的牛仔裤,一双妈妈亲手做的花布鞋,稚气中充满阳光的小脸,这是崔佳慧给众人的第一印象。
崔佳慧的哥哥崔佳乐,患有先天性脑瘫,经过两次手术的治疗后,8岁那年,依旧有着严重运动障碍的崔佳乐为不成为家人的包袱,在别人的异样眼光下走进了学校。
三年后,年仅四岁半的小佳慧迈着稚嫩的脚步也踏进了哥哥所在的校园,与哥哥为伴,四岁的小女孩抱着给爸爸妈妈分忧的心理,勇敢的担起一份本不该是她这个年纪要承担的东西—用稚嫩的双肩担起照顾哥哥的重任。

下课后,小佳慧扶着哥哥下楼梯
从此之后,每到下课铃声响起后,小佳慧就跑到哥哥崔佳乐所在班级,问哥哥要不要上厕所,然后再搀扶着崔佳乐到百米外的厕所走个来回。
由于小佳慧满脑子里只想着哥哥,学习成绩几度在班级里处于中下。以至于到后来崔佳慧的爸爸妈妈控制着不让崔佳乐喝太多的水,以减少去厕所的次数。
崔佳慧的妈妈说,佳慧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逗哥哥开心,五岁的时候已经能帮着给哥哥穿衣服,喂哥哥吃饭,还能帮着我们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勤劳善良的妈妈说起懂事的女儿,忍不住心疼的掉下眼泪。
随着时间的推移,崔佳乐已经读完了六年小学,要升学到李楼乡镇上的中学读书,而崔佳慧刚读完小学二年级,照顾哥哥的行动恐怕不能再继续了。
这个时候,已经七岁多的崔佳慧又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跟哥哥一起到镇上中学的小学部读书。
暑假开学后,在家人的担心下,七岁半的女孩还是和严重运动障碍的哥哥一起走进了镇中学的大门。从此之后,李楼中学里经常能看到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在中学部与小学部来回穿梭的身影。
饭前小佳慧照顾哥哥洗手
每天早上五点与初中部的同学们一起起床,来到哥哥的宿舍,打好洗脸水,准备好牙刷,帮哥哥洗漱,然后来到食堂买好饭喂哥哥吃饭,然后再搀扶着哥哥走进教室,自己再返回小学,至今从未间断,似乎这样的生活规律成了崔佳慧的生活全部。
校领导考虑到崔佳慧与崔佳乐的家庭实际情况与特殊原因,把崔佳慧安排到了初中部七年级的女生宿舍,并在崔佳慧所在的小学部的四五年级成立了由女孩子组成的帮扶小组,减轻崔佳慧生活上的精力分支。
当我们问到现在崔佳慧的学习成绩是。班主任说,崔佳慧的成绩已经从刚入学时候的中等成绩冲到了班级前十名。不知不觉间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笔者跟着崔佳慧一起将崔佳乐扶回到寝室里,并跟随来到了食堂,崔佳慧来到那个‘专属’刷卡机(因为崔佳慧人小个矮,够不着刷卡机,食堂的卖饭师傅就专设一个窗口,刷卡机低一些安装,方便佳慧打饭。)边,买了一碗粥、一个馒头、一份青椒鸡蛋。
回到哥哥住的寝室里,崔佳慧先把买来的饭放到桌上,熟练的开始打水,帮崔佳乐洗手,再把那份青椒鸡蛋夹到馒头里递到崔佳乐手上。
正准备张口吃的崔佳乐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只见崔佳乐把一个夹好青椒鸡蛋的馒头掰开了两份,把其中一份递给了崔佳慧手里,直到看着崔佳慧小口的把馒头咬下去时,自己才开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虽然在这之前笔者也曾听说过崔佳慧的事迹,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笔者看到这一幕时,心灵却如同被一把巨锤敲击般,被深深的震撼着。崔佳慧那坚强的眼神与不经意间透出的超越同龄人的成熟,让在场的所有人眼角湿润了。
吃完饭后,笔者问崔佳慧有没有什么心愿,而羞涩的小女孩只是低落的在摆弄着自己的衣角,什么也不说,但是笔者却在小佳慧的眼神里看出了一股浓浓的渴望——哥哥。
郸城县县委县政府,及当地政府曾多次组织慰问。最后,与笔者一行的社会爱心人士现场捐助崔佳慧700元,但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笔者在这里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社会公益团体,伸出友爱之手,帮助这个孩子,帮助这个家庭,让爱的阳光洒遍王子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