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科技 > 正文
   
 
为啥航天日是4月24号?回顾中国46年航天征程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4-24 14:00  来源:新浪科技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从此,航天将走进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中国航天日为什么选在4月24日?

  这得从46年前说起。1970年4月24号,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正式成为“太空俱乐部”的一员。几亿中国人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东方红,太阳升” 这首从太空传回地球的电子音乐。80后或90后的你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在那时的中国人心中,这是一个激动人心、无比自豪的日子!每当卫星经过夜空,全国人民都翘首仰望,收听这首他们熟悉的乐曲,这一刻成为陷于文革困顿中的亿万国人最惬意的时刻。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在围绕地球飞行。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许多天文爱好者每年都会拍摄经过祖国上空的这颗“爱国星”!虽然当年为这颗卫星发射奉献了青春和智慧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留下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今天的中国航天人。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月球与深空探测是航天事业的三大领域。随着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的逐渐成熟,1992年9月21日,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世界看到了一部史诗级的载人航天大片。

  1999年,我国发射第一艘不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图1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图1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接着,神舟二号、三号、四号连续突破和验证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

  2003年,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图2 2003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图2 2003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图3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图3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

  之后的剧情更是实现了“花式跳跃”:

  2005年,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同时飞天;

图4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图4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

  2008年,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

图5 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图5 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

  2011年,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天宫一号;

图6 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整装待发图6 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整装待发

  2012年,我国首位女航天员随神舟九号进入天宫一号;

  2013年,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空一号进行科学实验,美美的航天员阿姨还专门给全国小朋友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太空课!

  在20多年的任务实施过程中,载人航天工程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未来将朝着建设空间实验室和建造载人空间站的目标前进。

  不管是人造卫星还是载人航天工程,都是环绕地球运行的。脱离地球引力,飞向遥远的深空,成为中国航天的必然选择。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皎洁的月光、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寄托了中国人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故乡的思念。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秘的月宫终于迎来了中国人的首次探访。

  我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一号和2010年10月发射的嫦娥二号,是“绕”月探测的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萌哒哒的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并实现自动驾驶,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波罗登月以来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标志着“落”月探测获得圆满成功。

图7 嫦娥三号任务的玉兔号月球车图7 嫦娥三号任务的玉兔号月球车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的第一个里程碑;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开创了中国航天的第二个里程碑;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46年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200多颗卫星、10艘飞船和1个空间实验室。其中,“北斗”系列导航卫星、“高分”系列对地观测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应用卫星,助力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安全;“悟空”暗物质探测卫星、“实践十号”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等,推动我国空间科学迈向世界先进水平。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新一代火箭,正在托起中国航天的未来。

图8 习近平为201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颁奖图8 习近平为201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颁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1956年到今天,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0年,建立了运载火箭、飞船、卫星、地面应用、测控通信与发射场等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实现了全面自主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

  “航天梦、中国梦”。2016年,中国第一次设立中国航天日,航天开始走下神坛,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交集。2016年,也是中国航天的“大年”,我国将实施20多次密集发射任务,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进行交会对接。2017年,“嫦娥五号“将首次从月球取样返回。2018年,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四号“将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2020年前后,中国将建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航天,正在迈步走向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

 
 
 
责任编辑:
袁卫华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为啥,天日,4月,24号,回顾,中国,46年,航天,征程,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首个航天日意义非凡:我们要发射实验室上太空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雷军:小米Max5月10日发布 直播爱到停不下来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