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科技 > 正文
   
 
嫦娥四号发现了一堆1600万年前的石头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1-03-22 09:02  来源:快科技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

  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玉兔二号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其中玉兔二号本月昼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分析嫦娥四号获取的探测数据,取得一系列有关着陆区矿物成分、地形地质演化历史、月壤太空风化程度和浅层地下结构等方面的科学成果。

  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巡视区石块的光谱特征,推断石块很可能源自古老的芬森撞击坑,是新鲜出露的撞击坑溅射物。

  定年结果揭示,这些石块已在月表存在了大约1600万年。

  这些石块由芬森撞击坑溅射过来后原本埋藏在月壤之中,后期由于织女撞击坑溅射物的撞击挖掘作用而暴露在月表。

嫦娥四号着陆区地质背景图、玉兔二号前13月昼巡视路线图

  多项研究揭示,嫦娥四号着陆区被35亿年前形成的芬森撞击坑的溅射物覆盖。这些溅射物经历长时间的演化后,形成了一层大约12米厚的细粒月球土壤。

玉兔二号获取的全景影像镶嵌图

  玉兔二号在第13月昼期间发现的石块,主要分布在一个撞击坑的周围,总体密度随着距撞击坑坑沿距离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且部分石块沿特定方向呈链状分布。

  持续不断的(微)陨石撞击和昼夜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导致月表出露的石块在几千万年内便逐渐破碎消失。周围留存的大量石块说明,撞击坑比较新鲜,这些石块的出露时间比较短。

  玉兔二号第13/14/15月昼获取的全景影像镶嵌图、撞击坑周围的石块空间分布

玉兔二号巡视区域的新鲜撞击坑

 
 
 
责任编辑:
卢静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嫦娥,四号,发现,一堆,1600,万年前,石头,嫦娥,四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嫦娥五号轨道器成功进入日地L1点轨道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科技之烛照亮三星堆考古现场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