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太平洋赤道地区异常的高温和低温现象,引发全球气流和气候模式的相应改变。这些气候现象的出现,也对全球平均气温的短期波动造成了影响。
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独立分析,2016年的地球表面温度达到了1880年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并连续第三年刷新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记录。
数据表明,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比20世纪中叶的平均值高0.99摄氏度。据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GISS)的科学家分析,2016年的气温延续了长期以来持续变暖的趋势,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NOAA的科学家通过自己独立的数据分析,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由于气象站的位置和测量手段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对具体的全球平均气温年际差异的解读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不过,即使将这一点考虑进去,NASA依然能以超过95%的确定性认为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年份。
“2016年是这一段升温中连续第三个创下纪录的年份,”戈达德空间研究所负责人加文·施密特(Gavin Schmidt)说,“我们不希望每年都出现新的纪录,但长期变暖的趋势十分明显。”从19世纪晚期以来,地球的平均地表温度已经上升了1.1摄氏度,这一变化主要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人为排放导致的。
气候变暖最显著的过程发生在过去35年,在最温暖的前17次年份纪录中,有16次出现在2001年之后。2016年不仅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而且12个月当中,有8个月——1月到5月,7月到9月——分别刷新了最温暖的月度纪录;10月、11月和12月的气温则稍逊于创下这三个月气温最高纪录的2015年,位居次席。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太平洋赤道地区异常的高温和低温现象,引发全球气流和气候模式的相应改变。这些气候现象的出现,也对全球平均气温的短期波动造成了影响。一场导致升温的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了2015年的大部分时间和2016年第一季度。研究人员估计,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的赤道太平洋升温,直接导致了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12摄氏度。
大气动力学往往也会影响区域气温,因此不是每个地区在过去一年里都经历了创纪录的平均气温。举例来说,NASA和NOAA发现,美国48个州在2016年的平均气温为历史第二高。相比之下,北极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大部分时间里海冰的覆盖面积都是历史最低记录。
NASA的分析整合了6300个气象站的地表气温观测数据,包括了船上和浮动平台上的海表气温,以及从南极研究站获得的气温数据。这些原始数据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分析,考虑了全球各地观测站之间的不同距离,以及可能影响结论的城市热岛效应。
这些计算对全球平均气温差异的估计以1951年到1980年为基准期。NOAA的科学家采用了大部分相同的原始气温数据,但设置了不同的基准期,他们分析极地和全球气温的方法也与NASA不同。
戈达德空间研究所是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地球科学部的一个实验室,位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也是该校地球研究所和傅氏基金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一个单位。
NASA通过众多卫星、飞行器和地面观测站对地球的地表、大气层和空间情况进行监测。该机构还开发了许多新方法,对地球上各个相互联系的自然系统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利用计算机分析长期的数据记录,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变化。目前,2016年地球气温的完整数据,以及进行温度分析计算的完整气象学方法都可以在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主页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