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科技 > 正文
   
 
木星表面除了“大红斑”还有“大冷斑”:变化更剧烈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4-13 18:36  来源:新浪科技
 
 
科学家在木星表面又发现了一处“巨型斑点”,不过与“大红斑”不同,这块斑点温度很低,且位于大气上层,因此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大冷斑“(Great Cold Spot)。  科学家在木星表面又发现了一处“巨型斑点”,不过与“大红斑”不同,这块斑点温度很低,且位于大气上层,因此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大冷斑“(Great Cold Spot)。
它由木星极光的能量所生成。并且与我们所熟悉的“大红斑”不同,“大冷斑”的形状和规模一直在不断变化。  它由木星极光的能量所生成。并且与我们所熟悉的“大红斑”不同,“大冷斑”的形状和规模一直在不断变化。
它由木星极光的能量所生成。并且与我们所熟悉的“大红斑”不同,“大冷斑”的形状和规模一直在不断变化。  它由木星极光的能量所生成。并且与我们所熟悉的“大红斑”不同,“大冷斑”的形状和规模一直在不断变化。
图片为大冷斑的变化过程。研究人员指出,木星上层大气中也许还有其它类似的结构。图片为大冷斑的变化过程。研究人员指出,木星上层大气中也许还有其它类似的结构。

  北京时间4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 科学家在木星表面又发现了一处“巨型斑点”,不过与“大红斑”不同,这块斑点温度很低,且位于大气上层。据悉,该斑点长约2.4万公里,宽约1.2万公里,比周边温度低得多,因此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大冷斑“(Great Cold Spot)。

  与我们所熟悉的“大红斑”不同,“大冷斑”的形状和规模一直在不断变化。它由木星极光的能量所生成。一支英国研究团队利用一架位于智利的望远镜,对木星大气的温度和密度进行了考察。他们将这些数据与夏威夷的一架望远镜过去几年中拍摄的数千张图片对比时,发现了“大冷斑”的存在。

  “大冷斑”可能已有数千年历史

  “与变化缓慢的大红斑相比,大冷斑的变化要剧烈得多……不过它重新露面的时间足够久,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收集数据。”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莱斯特大学的汤姆·斯塔拉德(Tom Stallard)表示。

  利用超大望远镜的低温高解析度红外线中阶梯光栅摄谱仪(CRIRES),研究人员对氢离子H3+的发射光谱进行了观测。木星大气中富含该离子,因此这一方法可帮助测量火星大气温度和密度。此外,他们还使用了NASA红外望远镜从1995至2000年间拍摄的照片,与之进行对比。

  “最令我们惊奇的是,与地球上的气象系统不同,大冷斑15年来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动。”斯塔拉德博士指出,“因此它更接近木星底层大气中的气象系统,例如大红斑。对地球上层大气的观测和建模结果显示,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地球与木星之间有两点显著区别。首先,地球的极光受太阳活动影响很大,而木星的极光则主要受木卫一的火山喷出的气体影响,后者相对更慢、更稳定。其次,地球极光产生的气流可将热量迅速传遍全球,使上层大气发出铃铛般的响声;而木星的旋转速度更快,因此这些能量全被聚集在极地周围。”

  研究人员指出,木星上层大气中也许还有其它类似的结构。在深入研究大冷斑的同时,科学家也将继续展开搜寻。届时NASA的朱诺探测器和地面望远镜都将助一臂之力。(叶子)

  图1:科学家在木星表面又发现了一处“巨型斑点”,不过与“大红斑”不同,这块斑点温度很低,且位于大气上层,因此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大冷斑“(Great Cold Spot)。

  图2:它由木星极光的能量所生成。并且与我们所熟悉的“大红斑”不同,“大冷斑”的形状和规模一直在不断变化。

  图3:图左为分两晚拍摄的、红外线下的木星极光。图右可看到“大冷斑”。

  图4:图片为大冷斑的变化过程。研究人员指出,木星上层大气中也许还有其它类似的结构。

 
 
 
责任编辑:
袁卫华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木星,表面,除了,大红斑,还有,大冷斑,变化,剧烈,科学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