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9日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近期在罗布泊进行考古调查时,在孔雀河北岸发现一座古城遗址,其附近还有数座墓葬分布。初步清理发掘出木盘、铜镜、木梳、纺织品等遗物。对古城遗址顶部残留的红柳枝、芦苇等进行碳十四测定表明,该古城墙体的年代为东汉后期至魏晋前期。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介绍,古城修筑于黄土台地上,由于罗布泊区域盛行东北季风,古城仅存西南至东北的部分墙体,断断续续连接成半圆形,墙体宽2.2至2.7米,残存最高2.5米。根据残存墙体复原,该古城呈圆形,直径为300米左右。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西域土著诸国建立的城池都应为圆形,而该古城无论形制、构筑方式,还是地表遗物、周围墓葬材料等,都符合西汉时期的楼兰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