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3日至26日,文化部第十二验收组对贵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和成效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认为,在西部创建标准的7大类、25项、65个指标中,贵阳市100%指标达标、大部分指标优秀。
检查验收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会见文化部人事司副司长张士军率领的国家验收组一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新出席实地验收反馈会并讲话;省文化厅副厅长黎盛翔,市领导兰义彤、徐沁、王玉祥参加会见或验收反馈会。
4天时间里,国家验收组听取了贵阳市政府关于创建工作情况的汇报,查阅了创建工作相关资料,实地考察了贵阳孔学堂、阳明祠图书馆小站、云岩区图书馆新馆、 开阳县文化馆和图书馆、紫兴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禾丰乡综合文化站、观山湖区五彩黔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设施建设、组织与经费支撑、活动开展、服务绩效 等方面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和交流。验收组认为,贵阳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面达标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对于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于示范区创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位;示范区创建促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成效突出;在优 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众化传播方面有重大突破;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亮点;落实示范区创建中期督导的意见和建议 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有突破。
陈刚在会见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国家验收组一行来筑检查指导表示欢迎。他指出,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高度重视和长期坚 持。贵阳作为贵州省会,是全省的文化中心,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近两 年来,贵阳市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与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都有较大提 升。他表示,贵阳市将以此次实地验收为重大契机,认真对照文化部的创建指标要求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切实增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对 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形成更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特别是将准确把握新时期的文化特征,抓住大数据、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机遇,运用大数据等 先进手段促进文化建设后发赶超,推动贵阳文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张士军代表国家验收组宣读反馈意见并对贵阳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说,希望贵阳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强化统筹功能、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力求在 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衡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建议贵阳市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方面的优势,在研发公共文化服务装备、系统、软件方面实现突破,在公共文化和文化 产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公共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等方面率先实 践、创造经验。
刘文新在反馈会上表示,验收组的反馈意见,内容丰富、实事求是、全面客观,是贵阳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全市上下要认 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反馈意见实质;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创建工作为载体,把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做实;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 导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要求、措施、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将反馈意见落地落实,坚持不懈把创建 工作引向深入,确保呈现新亮点,取得新成效。
国家验收组成员,贵州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贵阳市各区(市、县)、市直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见或验收反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