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象山影视城也是一片火热:游客有序游玩,体验影视拍摄场景;剧组有条不紊地置景、筹备、拍摄。“现在景区内可以安排拍摄的场景都处于饱和状态,许多场景档期已预约到了明年。”象山影视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中国头部影视基地之一,象山影视城远可拍秦汉、唐宋场景,近可拍明清、民国题材。2019年品牌价值达102.6亿元,成为宁波文旅第一品牌。
2021年上半年,以象山影视城为主体的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实现营业收入28.98亿元,同比增长91.7%;新引进落户企业893家,同比增长62.7%,其中公司74家,工作室819家;落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96亿元、税收1.81亿元,同比增长97.5%、53.4%;《和平方舟》《风起陇西》等入驻拍摄剧组145个,同比增长85.2%。
带动产业链
做大“共富”蛋糕
依托蓬勃兴起的影视产业,象山影视城正在形成全链配套的产业集聚,做大产业蛋糕。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主任陈建瑜说:“越来越多的剧组选择象山影视城作为拍摄基地,对产业配套产生了巨大的刚性需求,完善的产业配套也成为影视城吸引剧组的优势,这便是市场的推动力。”
从一片滩涂,无中生有产生影视产业,也带来面积全国第一的影视棚。目前,象山拥有摄影棚35万平方米。此外,投资1.7亿元的中桥影视配套集聚区已建立集摄影棚、影视拍摄、道具生产、原料供应等功能于一体的摄影棚群,规模居全国前列。中桥影视配套集聚区总用地面积200亩,已使用面积170亩,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摄影棚共有5个,其中单体1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摄影棚1个,为全国最大摄影棚。
励茂坚是象山影视城产业链上的受益者。他原先从事针织产业,看中蓬勃发展的影视业,励茂坚将企业改造成摄影棚和影视道具车间。几年发展,他的摄影棚面积从3000多平方米增加到40000多平方米。
承接影视城的溢出效应,影视周边产业正在集聚完善。目前影视城周边灯光器材、餐饮民宿、车辆马匹、群众演员等影视拍摄及旅游配套产业闭环基本形成,周边村镇新增商家100余家、民宿340余家16000余张床位,带来上万人的就业岗位,提高周边村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看中象山影视城丰富的资源,毗邻的高塘村有了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村党支部书记舒继岳表示,高塘村正在利用紧贴影视城的区位优势,发展道具产业,目前正在开发下洋坛20亩商贸土地,以商引商,打造影视配套的道具产业园。
服务有智慧
抢占产业先机
“5G技术带来产业变革,我们只有加快布局5G+数字影视产业创新体系,才能抢占先机。”象山影视城负责人介绍。在去年的象山影视城5G+数字影视高峰论坛上,象山影视城与南湾科技公司合作,在摄影棚、场景接入光纤与5G基站,将剧组摄制素材进行采集、处理并储存进入数据中心,以便传输、查阅、在线剪辑及二次开发。
与此同时,象山影视城与加拿大泽德艾克滋影视特效有限公司合作,合资成立象山影视城LED影视特效制作有限公司,引进数字虚拟拍摄设备、影视数字资产库、海内外数字虚拟拍摄专家,打造电影级LED摄影棚。在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落户的企业象山中桥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与约翰休斯(北京)视觉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引进约翰休斯虚拟现实装备视觉特效4.0体系应用项目,运用LED摄影棚虚拟拍摄技术,减少剧组实景搭建及后期特效处理,优化影视制作流程。
近年来,以象山影视城为主体的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加快打造数字化改革先行示范区,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建立起集指挥调度、剧组服务、企业服务、景区管理等于一体的“智治影城”云平台,初步实现智慧化的共享共治。
在服务企业上,“智治影城”云平台上线20多项应用,分类交办企业诉求,信息审核、执照办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50多项事项推行“云服务”模式,服务过程可视、可看、可追溯,目前服务范围辐射4000多家企业。
象山影视城APP成为数字影视综合服务前台,推出全流程“淘宝式”服务,为剧组提供人员车辆出入证件办理、影视烟火枪支使用报备、群众演员选角等线上一站式服务,剧组业务办理从原先的2至3天缩减到1个小时。
同时,象山影视城利用遥感技术,对3.12平方公里星光影视小镇进行全息扫描,剧组实现远程看景,在电脑端实现远程场景距离测算、角度测量。目前,已有200余个剧组通过远程看景,提升剧组拍摄效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