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北方草原走廊文化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5-06 19:13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北方草原走廊”从历史地理学讲,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全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部分地区。从远古至近代,上述地域的生态环境、自然概貌、民族聚居、人文习俗等,有着许多本质上的类同点与相似点,上述地区在数万年的自然地理史演化过程中,基本上均是草原地貌特征;因而,此亦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历史地理学范畴的北方草原走廊。上述区域繁衍生息着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十数个民族,这些长期生活在草原地带的各民族所生成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文化学视角分析,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有以下创作母题。一是鲜明的民族性和草原地域特征;二是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达草原民族崇尚、敬重大自然的生态文化特征;三是大力传播“天人合一”思想。

  那么,如何促使北方草原文化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蓝图尽好文化传播职责呢?

  首先,从国家颁布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北、中、南三条大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囊括了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等民族地区和青海、甘肃、云南等多民族省份,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在规划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一带一路’规划的战略布局,使我国民族地区从边缘地带一跃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地区对外对内开放的桥头堡,成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地区,成为国家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前沿地带。”以该论述为要点则可看出,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战略规划蓝图中,我国有数十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边疆少数民族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存在着天然的历史文化纽带,有着文化心理上的自然亲近,充分发挥好这些历史、语言、文化优势,采取多种方式争取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可以筑牢我们对外政治经济交往的民间基础、民心基础。”确实如此,作为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地政府来讲,应当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在加大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积极传播民族特色文化,让文化传播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其次,从历史上看,古丝绸之路在开辟对外贸易通道的同时,也由内地商人把中原地区的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神话传说等华夏文化在与西域各古国进行经贸往来的过程中传送了出去;同时把异域宗教文化、风俗文化等带了回来。古丝绸之路中国和亚洲、欧洲以及非洲之间的文化传播多是通过商贸交流和宗教传播等形式进行。商人和宗教人士通过商贸交流和宗教传播,将本国文化传播到异域,而后又将异域文化带回本国。正是通过这些方式,东西方思想得以交流,文化得到交融,人类文明向前走了一大步。但是,那时的文化传播要依靠商贸做载体来进行,囿于时空限制,传播效率受到很大影响。今天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于古代社会,不但各传统媒体能够承担起文化传播重任,而且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融结合,更是大大提高了文化传播效率。2015年9月13号,“网上丝绸之路暨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开幕,会展中关于丝绸之路网络文化传播的主题宣传引起了参观者的很大兴趣。“‘一带一路’建设得益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必将改变‘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为新时期的文化交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要靠张骞、玄奘以及物贸商人口口相传和书本传播,受时间和空间很大限制,现代传播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脱离开了时空对其的限制,受众足不出户就可随时欣赏各种异域文化精彩内容,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及媒体同仁认真思考、探索文化传播新模式与传播环境。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规划和推行,其战略构架已更加清晰;北方草原走廊带作为南接中原、北连亚欧的新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连接地带,更要借助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契机,大力发展草原民族文化,不但要把草原各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要积极运用多种方式、利用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所独具的传播优势,大力传播草原文化。

  1.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对外传播北方草原民族文化力度。这方面的主要思路有:应积极整合北方草原走廊沿线城市文化力量,充分调动北方草原走廊沿线城市各民族文艺团体对于民族文艺传播的积极性,把极具特色的民族文艺形式精细化、品牌化;比如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及各盟市每年一次的那达幕大会,从去年开始在满洲里举行的中、蒙、俄蒙古族长调大赛,在呼和浩特举行的每年一次的草原文化节等。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地政府及文化部门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多边外交活动中的对外文化交流。

  2.充分发挥北方草原走廊沿线城市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力量,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积极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培养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国家的大力扶持,“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高等院校教学水准有了很大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现有“211”重点大学4所,国务院部委院校5所,各类正规大学40多所;每年前来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高校进修和攻读学位的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达3000余人;这些国家的留学生不但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自觉地把所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自己国家的本民族文化相对应的北方草原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自我对接,开展主题民族文化学研究,同时把“一带一路”沿线各少数民族文化经典内容带回自己国家,使得北方草原文化在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得到更多传播,促进新丝绸之路带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北方草原走廊带与新丝绸之路带各国间的友好往来。

  3. 建设北方草原走廊带城市文化服务平台,承担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重任。建设北方草原走廊带城市文化服务平台,应建立相关的文化产业,先期主要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沿线国家提供文化服务与文化传播任务。经过若干建设周期后,可将服务范围扩展到“一带一路”之外其他国家,把草原文化推广传播到世界各地;前段时间,中国文化中心已在蒙古国首都成立,现已成为中蒙两国举办文化活动、开办教学培训、提供各类文化信息的传播平台。北方草原地区各城市可利用北方草原走廊带城市相关文化服务平台开办中蒙、中俄文化周,举办中蒙、中俄儿童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出北方草原走廊文化电视纪录片和民族文学作品、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汉语语言文化类系列竞赛等工作;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蓝图中真正起到文化先行、文化搭台的效果。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北方,草原,走廊,文化,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北方,草原,走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徽文化”本月12日起将亮相深圳文博会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李永萍: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合制推动中华文化复兴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