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陕西借力“原生态”文化遗产助推区域脱贫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6-12 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陕西借力“原生态”文化遗产助推区域脱贫
陕西为优秀长城保护员代表颁发证书。 田进 摄

中新网西安6月12日电 (记者 田进)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12日在该省庆祝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上透露,当地将文化遗产保护和扶贫相结合,把宜君县、汉阴县等地特色“原生态”梯田建设成生态博物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据统计,陕西的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756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28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4%下降到10.7%。目前,陕西还有50个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郭宪曾说,该省通过十大文化景区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传承文化基因、发掘文化底蕴,增强了文化厚重感和民众归属感,在留住城乡记忆、避免城乡面貌趋同、提升城乡品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当地积极拓展文化扶贫,让文化遗产惠及民生。把彰显黄土高原的雄浑和现代农业技术典范的关中旱作农业代表“宜君哭泉梯田”,建设成宜君旱作梯田农业生态博物馆;把蕴藏秦巴汉水的灵动和远古农耕文化活化石的陕南稻作农业代表“汉阴凤堰古梯田”,建设成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依托“原生态”建成的梯田生态博物馆,当地观光旅游等发展迅猛,并逐渐成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已成为陕西融自然生态、农耕文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新文化亮点。”郭宪曾表示,此举改善了当地经济结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为将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陕西选择了分布在城市或靠近城市的大遗址,实施遗址公园建设,秦始皇陵、大明宫、汉阳陵等国家遗址公园相继建成开放,逐步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环境,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还编制了《汉唐帝陵文物旅游线路规划》,力图通过线路规划连接、遗址展示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民俗文化展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致力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旅游结合,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陕西,借力,原生态,文化遗产,助推,区域,脱贫,陕西,优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第八届北京端午文化节开幕 龙舟飞渡迎端午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陕西文物部门开展各种文化遗产日活动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