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学诚大和尚:21世纪海丝佛教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9-02 2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学诚大和尚:21世纪海丝佛教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9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在福州举行的21世纪海丝佛教·福建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记者刘可耕 摄

  中新网福州9月2日电 (刘可耕 林春茵)“重新审视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的传播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其时代价值。”2日在福州举行的21世纪海丝佛教·福建论坛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发表主旨演讲如是说。

  当天,21世纪海丝佛教·福建论坛在福州启幕,来自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美国以及港澳台地区佛教三大语系300多位僧侣、数千信众共襄盛举。

  学诚大和尚在论坛上发表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佛教》主旨演讲。他在致辞中指出:在亚洲文明演进的历程中,中国佛教对亚洲各国佛教的发展影响至深。一批批来华的留学僧和满怀弘法热忱的汉僧,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往来不息、绵延不绝。在此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也与亚洲多元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为我们展现了另一幅“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图景。

  学诚大和尚认为,佛教圆融的宗教品格是其在亚洲广泛传播的基础,这对亚洲乃至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他说:“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繁荣正是对佛教圆融精神的最好见证。佛教能圆融地对待一切宗教,具有不执成见、兼容并包、广纳一切的胸襟。佛教倡导慈悲和智慧,把宇宙万有看作相互依存的整体,不仅致力于探索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致力于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和福祉。”

  学诚大和尚指出:中华文化本身就富有强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和为贵,兼相爱”的思想深深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土壤中,这使充分融合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汉传佛教更能彰显其内在的圆融特质,兼具对内的极大包容性和对外的极大开放性。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佛教的茁壮成长自始至终都根植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沃土,并创造性地汲取了印度佛教的精髓。学诚大和尚说:“中国佛教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向东亚各国的传播,同样也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大乘佛法的弘扬。佛教悲智双运的核心内涵正是通过深具大乘气象的中国文化而得以圆满开显,并进一步广泛弘传于亚洲各国。现在,佛教正以蓬勃的生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生根发芽。”

  中国佛教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向东亚、中亚和南亚各国的传播,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紧密相联的。这一宗教与文化交织的传播形态,不仅促进了亚洲佛教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东亚各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学诚大和尚指出:“这一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文化走出去,佛教可先行。希望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动走出去,深入世界不同的地域,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以中华文化和合共生的精神理念给世人带来福祉,以佛教文化慈悲济世的精神品格给世人带来清凉。”

  学诚大和尚最后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不仅基于丰富的人类文明历史经验,更着眼于构建光明美好的人类发展未来。海上丝绸之路所呈现的亚洲佛教传播历史表明,佛教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层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学诚,和尚,21世纪,佛教,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9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京津冀文化产业园区联盟在北京成立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20余国嘉宾青睐中国“马文化”:“漂洋过海”来看马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