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卧龙区刘书文:三十载的执着坚守 一辈子的文化传承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2-27 13:06  来源:新浪河南
 
 

“聚焦‘十三五’ 卧龙在行动”系列采风之十九:卧龙区龙王沟景区文化站长刘书文——三十载的执着坚守 一辈子的文化传承

龙王沟风景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龙王沟风景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初见刘书文,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说起龙王沟的山山水水、文化传说如数家珍:“咱龙王沟的文化故事,三天也讲不完呐!”

  刘书文是龙王沟风景区文化站站长,一个对龙乡饱含深情、为文化倾注毕生心血的农村文化工作者。三十多年深耕农村文化沃土,坚守农村群众文化阵地,以站为家,甘守清贫,以他骨子里的热爱与坚持,以他的责任与行动,一心扑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上,书写了一段乡村里的文化守望者的人生传奇。

龙王沟风景区文化站站长刘书文龙王沟风景区文化站站长刘书文
 

  开展多样活动 传承优秀文化

  走进全国一级文化站、龙王沟风景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透过多彩的文化活动,不难窥见龙王沟景区群众文化的活跃姿态。一楼展厅,墙上一面面红色的志愿服务队旗帜耀眼夺目,展厅里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还未到上学时间的孩子们结伴来到服务站参观学习,这里成了孩子们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拾阶而上,二楼展厅俨然成了书画的海洋。“这些作品全部出自龙王沟风景区广大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在校师生等业余爱好者。”刘书文欣慰地说。今年,龙王沟景区举办了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80周年、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文艺作品展览,展出作品300多件,其中有绘画、剪纸、书法、摄影、诗词、歌词、故事、传说、乡愁乡贤人物等,歌颂党的领导,展示建设成就,推介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厚重的历史人文、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光、崛起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的乡贤人物等。

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说龙王沟传说,讲龙王沟故事,唱龙王沟戏曲,赛龙王沟诗词、展龙王沟才艺等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时尚。文化服务中心这些展厅,是展示群众才艺的展厅,群众在文化站参加活动都是志愿参加的,大家都踊跃展示自己的才艺,积极参加展览活动。”刘书文高兴地说,“文化站还找了剪纸和书画老师在学校巡回辅导,学生们参加了很多这方面的活动,尤其是中小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了解学习了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龙王沟风景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依托景区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受群众好评。

  目前,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文化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具有正常的工作机制,完备的组织构架,稳定的活动场所等对外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有图书室、电子网络室、文体健身室、棋牌娱乐室、书画学习室、未成年活动室、志愿者服务站、乡村梨园、多功能活动室、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室、历史文化资源汇编展览室、近现代建设成就展览室、未来发展思路和规划建设展览室以及固定的文化墙、文化橱窗等。

刘书文接受记者采访刘书文接受记者采访
 

  激活民间文艺 掘宝民间文学

  无论是工作在原小寨乡、龙兴乡还是重新划分后的龙王沟风景区办事处,深耕农村群众文化沃土的刘书文,一颗热爱本土文化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始终走在探索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路上,始终走在发掘传承民间深厚文化资源的路上。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刘书文所在的小寨乡与原潦河坡乡合并成立龙兴乡,他任文化站站长后,向龙兴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汇报了办文化站的想法,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重新恢复了乡、村两级文化阵地,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设了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健康养生室等在内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具有正常的工作机制、完备的组织构架、稳定的活动场所等对外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8年原龙兴乡重新划分,成立龙王沟风景区办事处,刘书文回到(原小寨乡)龙王沟风景区任文化站站长。为了活跃景区群众和游人的文化生活,他把多年来培养的文艺人才、文艺队伍组织起来,成立了志愿者下乡演出队、龙文化艺术团和“龙凤喜”婚庆礼仪服务公司。这些团队相互配合,经常活跃在城乡的节日、开业、婚礼、集会、庙会等演出中,逐步形成了产业。10年来举办文体活动培训数千人次,成立文体健身队伍近百支,文艺演出近千场。尤其是参加市区文艺赛事,每次均获第一名或一等奖。

  1986年,刘书文站长因受南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原群艺馆馆长)闫天民老师的指导,开始挖掘整理民间文学。多年来,刘书文站长走村串户,或到田间地头找传说“窝子”、扒传说“篓子”,走遍了龙王沟风景区的山山水水,《神龙岗传说》《龙王沟传说》《王莽撵刘秀传说》《姜子牙退乡游圣湖》《卧佛岛传说》等神秘的文化传说一一被重新发现,在他的笔下焕发新的活力。在他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搜集整理的《龙王沟传说》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丽龙王沟美丽龙王沟
 

  铸好文化之魂 推动旅游发展

  2009年龙王沟风景区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提出了“山水为本,文化是魂,一个景区山水再好,没有文化资源,就没有旅游价值”的思路后,刘书文把已经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王沟传说》、《王莽撵刘秀传说》等文化资料进行汇编,命名为《神奇龙王沟》,作为宣传推介景区的一张名片。

  为了进一步挖掘龙文化特色资源,培育龙文化特色典型,打造龙文化知名品牌,实行龙文化龙头带动战略,景区又提出把挖掘龙文化资源、打造龙文化品牌作为景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编著一本《龙王沟风景区文化资源汇编》出版发行。多年来,刘书文义无反顾走上了发掘民间传说的道路,又按照挖掘到的民间传说而跋山涉水、走湿地草丛、穿荆棘丛林、攀悬崖绝壁,寻奇探幽、拍照记录龙王沟风景区的遗迹、遗址、景点、人文活动、环境资源和开发价值等,跑遍了龙王沟风景区的山山水水,挖掘整理集山、水、神话、传说、文物、非遗、族谱、歌谣等为一体的、远古至今历朝历代的文化资源200多编100多万字。

  那些传说故事,大多具有浪漫的、美丽的想象和古朴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和龙王沟秀丽的山水、明媚的春光一样,富有诗情画意,古朴生动,富有哲理,在民间易记易传,是宝贵的民间文学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又可助于人们了解古宛大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还与旅游事业水乳交融、推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龙王沟结合景区发展实践,提出一个景区没有文化就办不了景区,山水为本,文化为魂,山水再好没有文化,一个景区的旅游就没有意义。所以这些年我们挖掘龙王沟的传说百余篇、一百多万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市政府的公布。近两年来,不管是入驻的项目单位或者是美丽乡村建设,都把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文化资源在打造美丽景区、文明景区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为此文化站被评为全国一级文化站,荣获河南省先进文化乡镇和文化艺术之乡、南阳市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单位、南阳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等称号。”刘书文不无自豪地说。

  近年来,刘书文走遍了龙王沟风景区的山山水水。他几乎没有享受过一个节假日,照顾不上家庭,一心扑在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上。时光流走了,但他的文化资源留下了。

  卧龙区委书记马冰夸他:“繁荣乡土文化,装点灵山秀水,把南阳后花园建设得更美好”。著名作家二月河、李荣泰夸他:“挖掘整理那么多文人游客的作品和当地百姓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并做出一本像模像样的文化旅游宣传读本来,这在南阳也是少有的。”

  南阳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原群艺馆馆长)闫天民夸他:“用尽大半生精力,倾其所有,活跃着民间文化领域,坚守着民间文化阵地,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南阳地区内能有几人?——他是南阳群众文化工作的守望者,民间文艺的开拓者,民间文学的捍卫者。”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卧龙区,刘书文,书文,三十,执着,坚守,一辈子,文化,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