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政协委员孙萍:讲好经典故事 传播中国文化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3-06 19:41  来源:中国网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孙萍

中国网3月6日讯(记者 杨云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那么,我们应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化走出去的要求?就这一问题,中国网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孙萍进行了专访。

上世纪90年代,孙萍曾受文化部及中国京剧院委派在匈牙利进行文化交流。9年的海外演出和交流生涯让孙萍对京剧的海外传播有了深刻而生动的认识。初到欧洲时,她为“适应”观众而修改了唱腔,不料却遭到了抗议,观众表示“我们就要听原汁原味的,听不懂都没关系。”经过这次冲击,孙萍在之后的演出中不再改变唱腔,而是通过文字或讲解的形式向外国观众提供即将上演剧目的剧情简介。她说:“艺术都是相通的,一旦观众大致了解了内容,那么仅靠观看动作,他们也能通晓剧情。”

孙萍告诉记者,由于京剧从扮相、服装到唱腔对外国观众来说都是全新的,所以外国观众对京剧十分着迷。面对这样的受众,我们只有讲好中国的经典故事,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孙萍指出,我们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艺术规律,按照不同的艺术形式选择不同的内容。例如:京剧通过动作、神态的表演将人物的内心情绪外化,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所以京剧擅长讲述小故事,而不适合宏大的故事。

其次,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喊口号,而是来自于自我的积淀。”如果我们和受众因对艺术形式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分歧,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勇敢地交锋,通过交锋、交流达到相互理解。

第三,应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员。中国具备十分优秀的艺术,然而却在艺术专业人才方面相对薄弱欠缺。因此,我们亟须培养一批懂专业、会外语,并且了解外国观众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政协委员,孙萍,讲好,经典,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全国,政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政协委员周明伟:用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更大发展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冯骥才 传统文化要在生活中去学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