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的某个周末,我照例来到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淘宝”。虽然这里可淘的东西越来越少,但这也算是自己的一点点爱好吧,所以每个周末我都在心里鼓励自己,要到这里走一趟,就算逛一次公园或者活动活动腿脚吧。
今天的这个周末似乎与众不同,我忽然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了一块带印章的古陶片。这是一个灰陶罐的底部,从特征看真品无疑。虽然我并不收藏这类东西,但陶罐上印章的文字却是十分罕见——“酒容”。酒肯定是指我们喝的酒,这个“容”字,就是指酒器,即盛酒用的容器。

在现代琳琅满目的生活中,我们早已不把陶器当回事儿了,但陶器却是人类用泥土和火所创造的第一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物质,是一种全新的“材料”。陶器伴随人类社会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见证了人类社会的成长。直观地说,人类用砖和瓦盖房子建楼宇,从一家一户的栖身之所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居住的城市,没有陶器这种材料,一切将不复存在。用陶来制作器皿,盛水盛物盛粮食,这是上万年前直到几十年前在中国还普遍存在的真实状况。可以说,如果没有陶器,人类的生活状态将完全不可想象。所以,陶器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真是功莫大焉!
博物馆里,各种各样的陶器中酒器非常之多,但是,这些酒器,却都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功用推测出来的,所以一般都会标注为“水器、酒器”。判断它们是否属于酒器,并没有确凿证据。而今天我所遇到的这块陶片,恰恰用文字十分确凿地证明,它就是古人用来盛酒的容器。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陶器对于酒或者水,有一定的渗透蒸发作用,并不是最佳材料。但是,瓷器的普遍使用远在汉代以后,铜、铝、铁等金属器具不仅相对稀有,其成本也远远大于陶器,尤其在还没有铜器铁器的上古时代,盛水盛酒煮食做饭,就只有陶器这唯一选择了。

根据印章的风格,可以推测这个陶罐属于战国时期甚至属于晋国的产物,即应该出自战国时期山西、河南、河北一带。这一时期,工匠们习惯在陶器上按压印记,以表明器物的归属,标注某人、某地、制作者或者督造者的比较多,标注器物功用的相对少一些,而标注属于酒器的,在我看来,恐怕绝无仅有。这也恰恰是这枚印章、这个陶片的文物价值之所在。再就是这个“容”字,一般的都是宝盖下有一个“谷”字,房子和山谷都可以容纳东西,属于会意字。但是,陶片上的这个“容”,却是宝盖头下有“口”,“口”上再加一个“工”,明显变成了形声字,这对于解释容字的起源也有启发意义。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堪称世界奇迹;经济发展直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拉升了人民群众的酒量;酒量的提高则在不断制造着各种各样的酒鬼。酒鬼虽然越来越多,却没见过酒仙出世。像唐代大诗人李白那样子,“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豪气?酒驾增多,酒驾的悲剧层出不穷,这个跟古人也不能相提并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喝醉了酒上战场跟敌人拼大刀,那危险性远比酒驾厉害得多吧?据说商朝就是因为喝酒亡国的,从国君到百姓,全国人民都喝得醉醺醺的,最后把政权拱手让给了周王朝。
关于酒,关于酒的文化和传说,关于酒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今天,我偶尔淘到这么一个跟酒有直接关系的陶片,最早的酒器有字为证,岂不是一件十分难得十分有趣的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