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钱币文化教育缺失 能否让古钱币成为有形历史教材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3-24 17:02  来源:北京晚报
 
 

西汉五铢

西汉五铢

我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和纸币的国家,钱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不仅能将中国古代历史串联起来,还承载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众多重要信息,并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沿革。

但古钱币研究专家却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现在钱币文化受到忽视,面向中小学生的钱币文化教育更是严重缺失,甚至在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古钱币图片都出现了错误。就此议题,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王永生,北京市钱币学会秘书长李志东,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会长陆昕,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馆长王培伍以及副馆长顾莹等专家一致提议:钱币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实物标本,应该增加钱币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分量。

历史教学中钱币文化内容过于简单

被忽视的钱币文化研究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中,研究信息部主任王永生感觉到:中国的钱币文化经常被大家忽视,“大家明白它有‘买东西’的价值属性,但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而这种“忽视”对比钱币学在西方的重要地位,则更加明显。

王永生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早期历史中没有纸张,羊皮等记录载体稀少且难以保存。而西方早期的货币是金银币,货币上的王号、国徽、城址、时间等信息为西方历史的研究,特别是王系、时间的确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我们有丰富的文字史料、实物,所以在研究历史时,货币所能承载的有限信息,就容易被人们忽视。”

此外,王永生还指出钱币文化研究的一个现状:“虽然自魏晋时期起,钱币收藏已经形成风气,甚至早有研究专著,但钱币大多以被文人雅士茶余饭后赏玩的角色出现。”而其研究价值,仅在考古发掘时,发挥了借以断代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金属货币和纸币的国家,是世界两大钱币文化之一的东方钱币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世界钱币文化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进程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东亚的朝鲜、日本、古代琉球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等国,在其历史上长期使用中国钱币,后来仿照我国钱币铸造圆形方孔钱,并使用汉字,直到20世纪初其钱币文化都属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研究历史的人注重文献,搞收藏的人则只关注钱币本身,不太注重钱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造成钱币文化还有丰富的内涵亟待挖掘。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钱币,文化教育,缺失,能否,古钱币,成为,有形,历史,教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传承"三月三" 打造广西民俗文化大观园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英雄儿女全价值链文化论坛在岳阳成功举办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