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盛京1764”文化旅游之路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5-12 15:40  来源: 沈阳网
 
 

公元1764年,受清朝乾隆皇帝的诣谕,锡伯族1000多名骁勇善战的勇士,从盛京太平寺聚集,携家带口长途跋涉1年又4个月,到达新疆伊宁察布查尔……二百多年过去了,但锡伯族西迁的伟大壮举却永远写在了中华大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晰。

  这条饱含家国情怀的“西迁”之路,成为了世代锡伯族人民日益思念的精神纽带;成为了“锡伯故里—沈阳”与新疆察布查尔相互往来、交流的桥梁;更成为了各民族探寻“西迁精神”相互学习、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

  特别是今天,作为锡伯族西迁的集结地——沈北新区,正在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启“盛京1764”文化旅游线路,恰逢其时。

  在此,我们根据六次“重走西迁路”的经验和体会,宣布“盛京1764”文化旅游路线如下:

  总路线:从沈阳出发——到内蒙东乌珠穆沁旗——进入蒙古乌兰巴托——由红山嘴口岸出来,进入新疆阿勒泰市——再到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蒙古乌兰巴托

  为了方便文化旅游爱好者,把路线共分五段:

  第一段路线:

  沈北新区薰衣草庄园—沈阳怪坡—沈阳锡伯族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辽河七星湿地—稻梦空间—方特欢乐世界—蒲河锡伯族广场—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沈阳北市锡伯族家庙。

  这条线路,主要是探寻中国最大锡伯族聚集区之一的沈北新区3万多锡伯族人的生产、生活、民俗和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对“锡伯族家园”建设的爱国奉献精神。

稻梦空间

沈阳北市锡伯族家庙

  第二段路线:

  沈阳锡伯族家庙—辽宁彰武台(边门)-内蒙巴林左旗-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旗。

  这条线路,主要是探寻锡伯族官兵“团结协作”的精神领略塞外风情,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地貌。

  第三段路线:

  从东乌珠穆沁旗进入蒙古—乌兰巴托-克鲁伦河―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乌列盖―到达阿尔泰山,由红山嘴口岸进入新疆阿勒泰市。

  这条线路,主要是探寻锡伯族官兵血泪生活中锻造出来的“坚忍不拔”之精神,与外蒙民族之间的交流,同时领略蒙古国的民俗和风情。

  第四段路线:

  从阿勒泰市出发-经额尔齐斯河-锡伯渡(锡伯族当年渡过额尔齐斯河的渡口)―克拉玛依―果子沟―伊犁-到达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这条线路,主要是探寻锡伯族官兵,当年经过1年时间远征进入新疆后的生存条件、文物遗存和文化交流,并领略西部新疆境内风土人情。

  第五段路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伊犁将军府-霍尔果斯口岸-那拉提草原-昭苏。

  这条线路,主要是探寻锡伯族官兵屯垦戍边的艰苦奋斗精神,领略被称为“西部小江南”的新疆油菜花、天马风光。

那拉提草原

  今天,这条“西迁”之路,我们就叫做:“盛京1764”文化旅游之路,全程共约5000公里。

  而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锡伯族的“西迁”壮举,还原那段历史,沈阳广播电视台联合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广播电视台共同拍摄了电视纪录片《根与魂》,全景再现253年前锡伯族先辈们,穿越蒙古高原,历尽艰辛、万里西迁,为国戍边的伟大壮举!

  此次“重走西迁路”拍摄,是新闻媒体首次沿着253年前的西迁路线,穿越蒙古国,沿途发现与考证锡伯族先辈在征途中留下的痕迹和遗存。摄制组历时近两年,从沈阳-北京―新疆―内蒙古;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乌列盖;再到新疆阿尔泰―锡伯渡―果子沟―伊犁―察布查尔―霍城―乌鲁木齐―塔城……总行程三万多公里,沿着锡伯族先辈的足迹,再次见证与感受了那场伟大的西迁壮举。

  《根与魂》忠实于历史,从锡伯族的“根”到锡伯文化的“魂”;从锡伯族的祖居地――嘎仙洞、锡伯家庙,到万里西迁去戍守的西北边防;从锡伯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到锡伯族民风民俗的挖掘和再现,全面反映了锡伯族“爱国奉献、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西迁精神。

  纪录片拍摄期间,得到了沈北新区的大力协助支持。为了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沈北新区作为目前东北锡伯族文化与特色保留最完整的地区,同时启动了“西迁原点、锡伯故里盛京1764”锡伯文化旅游线路,从沈阳到内蒙、再经蒙古,到新疆伊犁、最后到察布查尔,全程约5000公里、30个主要景点。沈阳起点线路主要包括:薰衣草庄园—怪坡—锡伯族现代农业园—辽河旅游大道—七星山—稻梦空间—方特欢乐世界—蒲河锡伯族广场—蒲河锡伯族博物馆—锡伯族家庙等多个特色景点,对未来推进沈阳建设“东北亚中心城市”打造以锡伯族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盛京,1764,文化旅游,之路,公元,1764年,清朝,乾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湖湘非遗文化惊艳深圳文博会 瞬间 “吸粉”无数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屈原后裔屈金星在汨罗开讲诗歌文化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