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文化惠民惠及于民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5-19 16:33  来源:乌鲁木齐市政府网站
 
 

  5月11日,在第十三届文博会乌鲁木齐展馆,市艺术剧院的演员正在表演舞蹈《手鼓舞》,吸引观众驻足欣赏。

  

  4月19日,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儿童剧演出团队,为市第三十二中学学生们表演了儿童剧《小吉普·变变变》。(资料图片)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把“文化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实施政府购买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科教中心建设的有力契机,相继出台各项政策,努力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切实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后劲,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引领百姓生活,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城市文化福利带来的幸福感。

  欢快的少数民族舞蹈、热烈的手鼓表演、动听的新疆歌曲……市艺术剧院演员木巴拉克·斯坎旦尔和5名同事,在刚刚结束的深圳文博会上,每天表演四场以上。

  5月18日,记者见到木巴拉克·斯坎旦尔时,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排练,这是为周末的惠民演出做筹备。

  2012年起,我市就积极组织开展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工作,每年3月至10月,市艺术剧院、秦剧团、京剧团就把节目从舞台上搬到了群众间。

  上周末,家住天山区燕东社区的居民阿依米沙·阿不都外力听说市艺术剧院歌舞团的“明星们”要来,就动员家里人都来观看。

  “在家门口免费看,节目又精彩,这样的文化演出活动,我们百姓喜欢,希望以后还能来。” 阿依米沙·阿不都外力的话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现代文化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践行和努力的方向。

  文化讲坛的一隅、百姓广场文化一角、文化场馆节庆系列文化活动中……处处都有“文化惠民”的身影。

  65岁的市民罗香华是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的老读者了,每个周六下午,她在图书馆听文化讲坛。罗香华说,读书和听讲座已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

  “乌鲁木齐文化讲坛”以其丰富的讲座内容,强大的讲师队伍,赢得了各族市民的认可,不仅成为了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如今也成为了我市一张文化名片。

  文化活动,让群众尽享文化之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工作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疆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就是因创意产业新业态而得以发展的优势企业之一。其董事长李建强说,连年出台的优惠政策给企业注入了动力。现在,爱森公司拍摄档期里的影视题材,有反映“访惠聚”驻村工作的纪录片,也有“一带一路”文化背景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今后一个时期,‘一带一路’主题将是我们创作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文化企业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各级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近亿元。

  特别是今年提出的《关于促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举措》有关规定,自今年起,我市每年设立5000万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体育产业发展,通过贴息、奖励、直投等方式,扶持乌市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休闲娱乐、工艺美术品生产、广告会展等十大文化体育产业类型。

  自2014年启动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以来,截至目前,我市命名的特色文化街区6条、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了61家,还打造了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的7坊街、上海科技合作基地、新疆诚和和田玉创意园区、新疆软件园、乌鲁木齐博的梦大学生创业基地等。

  今年3月,乌鲁木齐市顺利加入国家文化消费首批试点城市。

  市文化局党组成员、调研员王宏伟说,文化产业是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助力本土文化企业练好内功,打造城市品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方式,为传统制造业及服务业创造出新的价值元素,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阔的眼界和高端的视野,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恰好给新疆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大课堂和实习场,是新疆文化企业与外界交流的“短训班”。

  在乌鲁木齐代表团签约项目中,由米东区人民政府和新疆丝绸之路欢乐大世界有限责任公司签约的新疆丝绸之路欢乐大世界项目,签约投资总额高达15亿元,位居签约项目榜首。

  公司董事长张健说,该项目之所以选择落户乌鲁木齐,是看中乌鲁木齐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全国第一家城市中心生态旅游文化购物综合体。

  在推动企业转身走出去,新疆也有着自己的平台,连续四年举办的丝绸之路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就是打造一个立足新疆、面向全国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与产品交流交易平台,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传统文化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

  数据显示,第四届丝绸之路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来自上海、广东等10个省市和香港以及新疆本地200余家企业参展,签约金额约8亿元,成为新疆文化“走出去”,周边国家文化“走进来”的平台。

  政府搭台,文化企业唱戏,这些日益成熟的平台不再仅仅游离于文化产品的边缘,而是通过创意来转换、科技来提升、市场来推进,渐渐向文化的内核前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先勇对我市文化企业的未来也充满信心。他说,文化产业为新疆多元文化注入现代元素,首府文创企业利用深厚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品牌。

  文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让文化活动真正走近百姓,深入百姓生活,也定会让这座城市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有底蕴,散发独特魅力。

  记者感言

  把文化惠民“种”进百姓心里

  记者曾采访过好几次文化惠民演出,发现演出形式多样化了,演员和百姓现场互动也多了,听到最多的话是“希望以后还来这儿演出。”

  文化惠民活动重要的是把“文化”留下来。如何办?“种文化”在百姓心里还真是一个好办法。

  文化活动不是让老百姓被动观看,而是节目是老百姓喜欢看的,适合他们的口味,对于双语演出场次增多,应该给予点赞。看懂了,参与了,送演出到基层的目的就达到了。

  交流中,不少演员通过结对子交朋友,了解到群众的心声,俯下身子融进群众圈子,随之心也近了。

  文化建设是一项惠民重要工程。把一次性的“送文化”变成常态化的“种文化”,其实就是把文化变成民生,把文化发展变成民生工程,以文化权利的实现带给老百姓内心的满足和持久的幸福感,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老百姓的文化权利不断得以实现,相信整个城市都会书声琅琅、琴声叮咚。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文化,惠民,惠及,于民,提升,市民,幸福,指数,5月,11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