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再看港台补习文化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6-08 09:53  来源:新华网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时,莘莘学子正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中间不少人都有过参加补习班的经历,“补习”貌似已经成为学生时代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补习文化在港台地区也十分盛行,与内地相比,可谓有过之而不无及。

 

  香港:打造“明星教师” 补习成产业

 

  香港补习老师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香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兴起补习文化,面对升学和就业压力,学生们为了在公开考试中脱颖而出,纷纷在课余时间报读补习班。亚洲发展银行统计显示,香港超八成学生在参加补习,每年花销超过二十亿港币。为满足全港80万中小学生的巨大需求,三家巨无霸补习连锁学校和800多家较小的补习学校应运而生。

  打造“明星教师”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香港补习圈极其盛行。香港街头随处可见各类补习班或“明星教师”的花式广告,他们着装职业、光鲜亮丽、面容姣好、发型精致,笑容亲和,授课方式灵活,语言生动幽默,像娱乐圈的明星一样,凭借个人魅力吸引着大批学生粉丝。

  香港很多补习天王都拥有其自己的音乐录影带、Facebook粉丝网页以及文件袋和便利贴这类衍生产品。当地媒体曾报道,一些家教年收入可达1000多万港币。

  如此惊人的收入并不奇怪,补习在香港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据港媒2012年的调查,一般中学生每月补习花费2000港币,全港每月的补习费用大约2.6亿港币,比15年前增长了近5成。再加上近些年,香港许多补习社都以各种各样的手法将收入最大化,包括尽量安排多一些学生在同一个课室里上课,甚至以录像代替真人讲课以增加班次的数量,开办网上教室,网上出售教学视频、教材等,而现场班的价钱则要比录像班高三成左右。如此“快餐式”的补习班被叫做“汉堡包”,较为廉价补习课程的规模化销售带来巨大利润。

 

  台湾:铺天盖地扎堆出现 什么都能补

 

  扎堆出现的台湾补习班。(图片来自网络)

  不少去过台湾的人都会对台湾的“补习一条街”有印象,各种补习班扎堆出现,气势壮观无比。例如台北火车站附近的南阳街就有一条所谓的“补习街”,整条街都挂着广告牌。

  有媒体报道,在台湾,90%的学生都上过各种补习班。约五成的家庭每月花费超过6000新台币给孩子补习,有两成补四科以上。据统计,台湾补习班的数量连年稳健增加,10年间,从5788家增加到近两万家。

  台湾的补习班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繁杂,从小学到研究所,从语文、数理到技术,从公务员到空姐等,都有相应的补习班。美容、按摩、算命等也有补习班,但并不在台当局教育部门相关规范之列。

  台湾的补习班如此发达,是有历史原因的。从1954年到2001年,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一直实行的是大学联考制度,录取率很低,能通过者寥寥无几。为了防止大学联考成绩不理想,一些专门针对升学恶补的补习班应运而生,补习风气也愈演愈浓。

  发展到后来,到2002年,台湾开始实行多元入学制度,即不光是文化课,特长生和艺术类学生照样可以考大学,但是根深蒂固的“名校情节”和“升学至上”在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市场。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再看,港台,补习,文化,到了,一年一度,高考,莘莘学子,正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出彩中国人》争做文化“传送门”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每个酒瓶 都有一段故事一段文化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