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卫水之滨崛起"文化商圈"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6-16 09:22  来源:河南日报
 
 

  卫滨区依托汇金城、伊斯兰文化商业综合体、靖业小商品批发城等商业资源,获批全省首家3A级旅游购物景区

  卫滨区文化积淀丰厚,全区分布着22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水东定觉寺尊圣陀罗尼经幢和河朔图书馆为新乡市区仅有的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为河朔图书馆

  卫滨区有40余家大型现代化购物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占主城区总额的40%以上,是新乡市乃至豫北地区商业物流的黄金区域。图为尚潮汇原创购物中心

  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为新乡人提供了一个高品位休闲、娱乐、购物的理想去处,被列入“新乡市新八景”

卫滨新貌

  在全省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上,新乡市卫滨区特色商业区获得省政府授予2016年度河南省先进服务业两区光荣称号,并获得奖励资金500万元,是新乡唯一一家获奖的服务业两区。

  卫滨区特色商业区以打造区域性文化商业中心和立足新乡、辐射周边的现代商业精品区、样板区的目标,按照“一轴四区三街”空间发展格局,发挥商业氛围浓厚和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推进文化、商业、人居融合发展,积极引导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塑造出了“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石榴巷”等一批特色精品文商融合项目和知名品牌,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互促共进,走出了一条文商融合发展和城市老城区传统商业凝炼提质、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卫滨区特色商业区已入驻企业126家(其中限额以上23家),个体经营户达457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亿元。2015年,大商新玛特、百货大楼、平原商场荣获省级“平安商场”称号;东方文化步行街荣获河南省首批“示范特色商业街区”称号。

  1│

  购物街有着“文艺范”

  来到卫滨区特色商业区内的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条占地75亩的双层走廊式步行街长仅700米,却有39组75尊全国雕塑名家精心雕塑的大师级作品,圣贤广场、忠义广场和孝德广场等三个街心广场上,安放着炎、黄、尧、舜、禹、孔、孟、老、庄、比干、屈原、包拯、郑成功等历史人物雕塑,还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愚公移山、牛郎织女等历史故事雕塑,浓缩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据了解,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是一个旧城改造项目。在旧城改造前,此处的居民房屋破旧、环境差,被群众戏称为新乡市的“龙须沟”。

  改造后的区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脏、乱、差,为新乡人提供了一个高品位休闲、娱乐、购物的理想去处,成为新乡市旧城改造和商业开发示范的一条街;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文化熏陶、道德教育的新场所,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精品展示和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教育一条街,被列入“新乡市新八景”,是新乡市现代商业的地标和新名片之一。

  卫滨区秉承“搞活商业,以商促文;管好雕塑,彰显特色;延伸产业,提升品位”的理念,努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完美结合,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目前东方文化步行街商业营业面积达到4.1万平方米,540家商户在此创业,入驻国内知名品牌56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500多个,日均客流量1万余人次,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的典范,开创了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的发展模式。

  为更好地发挥东方文化步行街的影响带动作用,卫滨区以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为商圈中心点,十字形扩展,形成“十字”状商业集群发展区域,进而形成运动休闲功能区、高端品牌功能区、特色餐饮功能区、文化娱乐功能区——特色鲜明、互相促进,使东方文化步行街以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和室外室内组合的立体式步行街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卫滨区特色商业区对街内部分老旧设施进行更换和维修,对街内广告进行清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街区。投资200余万元已对街内2所公厕和公共服务用房进行改造提升,以人为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优质舒心的购物环境,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示范特色商业街区”12条商业街之一。

  2│

  商业圈大打“文化牌”

  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是卫滨区特色商业区的一个缩影。

  作为新乡市乃至豫北地区商贸物流的黄金区域,卫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新乡市区40%以上,是新乡市的传统商业中心。但随着新业态对传统商业的不断冲击,城市发展带来消费人群的分流,卫滨区在新乡商业“霸主”的地位“岌岌可危”。

  卫滨区特色商业区扬长避短,打出“文化牌”,整合资源,统筹布局,打造功能聚合、文商共生的综合商圈,提出了发展“体验式消费”的新思路,激发购物群众的潜在消费,扩大综合消费规模,不断吸引特色餐饮、文化休闲、体验培训等品牌企业,解决了商业业态单调、产业链不健全、综合带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

  科学规划建设卫河生态文化景观轴。充分利用卫河沿岸600米带状街区和绿化区、老卫河公园33000平方米山水园林景观优势,整合卫河南岸5万平方米仿古建筑、陶瓷博物馆、望野博物馆、新乡市群艺馆等文化产业,营造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精妙布局独具特色的文化商业街区。深入挖掘地域、历史等独有的文化资源,以民国文化、卫水文化、牧野文化、河朔文化等中原文化为基础,整合河朔图书馆、暴张纪念堂、卫河老码头等历史文物资源,注入“文化、创意、休闲”等相关元素,打造出以民国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感交融的文化商业街区。

  有效塑造功能聚合的综合文化商圈。依托海宁皮革城、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城、伊斯兰文化商业综合体、靖业小商品批发城等商业资源,获批全省首家3A级旅游购物景区,努力形成文化与商业的高度融合,打造以文化为引领、商业为主体的业态复合、功能聚合、商家集聚的功能型综合商圈。

  “石榴巷”是卫滨区大打“文化牌”的一个重要成果。

  在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的二层,卫滨区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5万平方米,以电商创业、匠师孵化、文化创意和大学生创客基地为主的石榴巷城市文化走廊项目,涵盖书画艺术、服装定制、手工原创、文化创新四大板块,打造了集原创文化产业交流、展览、交易于一体的文化创新、创业、创作和交易的平台。目前,已开发建设60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签订入驻商家23户。“石榴巷”项目规划入驻商家150家,吸引创业、从业人员近2000名。

  3│

  新服务推动“加速跑”

  服务也是生产力,服务提升竞争力,卫滨区特色商业区整合文化资源引领商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融合提升业态,同时也在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搭建新颖高效、文商共赢的服务体系,用服务推动商业区“加速跑”。

  针对核心商业地段的特色商圈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商圈传统业态在“互联网+”时代的升级,对特色商业区的形象和风貌进行全新的展示,突出“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职能和宗旨,突出特色商业区亲商爱商、服务客商的鲜明特点,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助力传统商业与新兴商业有机融合的公共平台,吸引更多的群体通过该公共服务平台了解商业区最新动态,选择特色商业区投资兴业和完成各项日常消费的在线办理等,全面提升传统商圈服务水平,打造购物、娱乐、休闲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商业模式。

  按照物理空间、文化空间、虚拟空间的三层空间发展模式,以传统商业实体店作为物理空间的基础,塑造文化空间,植入本土文化品牌及外地文化先进模式,构筑商业区云店铺,以云店铺吸引到店人群,不断增加实体店销售额,在打造卫滨文化新地标的同时,再通过互联网的优势打开虚拟空间,通过“互联网+商业营销”的模式,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连通与融合。

  依托“互联网+”商业发展模式,谋划建设总投资1800万元的特色商业区网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打造“互联网+服务内容”的特色商业区“管家式”综合服务型平台,逐步实现商业区向智能化、功能化、服务型转变。项目由北京慢跑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一期无线网络总覆盖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服务辐射人群年达到300万人次。

  “有了‘新服务’,不忘‘老服务’。”卫滨区委书记孔凡旭说,卫滨区将继续健全企业服务新机制,落实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制、重点项目推进例会制、现场办公制等运行机制,大力推行“贴心管家”服务企业制度,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限时办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孔凡旭表示,下一步卫滨区将以文化培育为核心,以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服务创新为支撑,促进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合发展,努力实现卫滨特色商业区建设新跨越,为加快全省“两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卫水,之滨,崛起,文化,商圈,卫滨区,依托,金城,伊斯兰,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海上丝路唱响中国文化好声音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扶贫脱贫 文化同行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