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祖庙:传承千年遗风 光大初地文化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7-04 08:36  来源:南方日报
 
 
 
装有塔坡水的铜磬,通过善心人士组成的队伍接力运送到拜祭舞台。 戴嘉信 摄

当三尊金佛重新安坐塔坡古庙,以禅命名的城市——佛山禅城有佛睇的消息,在市民中迅速传播开来;当装有塔坡古井水的铜磬,经过市民亲手接力传递,人们争相前来亲身体会“洗过塔坡水,顺风又顺水”的好意头;当一首洋洋洒洒的《塔坡赋》激荡人心,站在佛山文化初地塔坡庙前,众多佛山人的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在禅城用三年时间创建成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下,“千年塔坡 祈福佛山”丁酉年六月初六佛山塔坡公诞民俗文化活动在塔坡庙举行。

 

在佛山禅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下,今年“塔坡诞”新增圣水传递、祭水仪式等环节,而“塔坡诞”民俗文化活动,以“塔坡水”为魂,以佛山水文化为亮点,通过塔坡文化讲好佛山故事,更好地把“佛山初地”的情结传播到海内外,推动塔坡诞成为一场“塔坡民俗”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民俗文化盛宴,一个海内外佛山乡亲寻根问祖的重要纪念日。

 

撰文:阎锋 杨晖桃 房春晓 吴伟强

 

凝聚社会力量▶▶佛山文化原点感召各阶层积极参与

 

喧闹的锣鼓声中,佛山市禅城区福宁路京果街2号塔坡庙前人头涌涌,六月初六塔坡诞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争相见证这座佛山人的“精神祖庙”重新安坐三尊佛。

 

事实上,就在塔坡庙门前的塔坡公园石碑上,就刻有对塔坡古迹(塔坡庙)、塔坡井的介绍,相传这里是东晋隆安二年(398年)高僧达毗耶舍“结茆讲经”的塔坡岗“经堂”旧址,此山岗因在唐贞观二年(628年)曾出土“经堂”金佛三尊,季华乡遂更名“佛山”,而塔坡庙则成为“佛山初地”、佛山文化的原点所在。

 

“在得知塔坡庙将重铸三尊佛像后,一份旨在运用民间力量和凝聚社会资源的倡议应运而生,为了重现佛山初地的千年遗风,延续和传承初地文化,社会各界为重铸三尊金佛出资出力,社会力量主导、文商融合,企业家、市民、专家等都参与积极性空前。”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塔坡诞重铸三尊金佛还得到了佛山本土铸造厂的支持,免费为佛像贴金。

 

6月30日上午10点,塔坡庙内为新安座的三尊金佛,举行了隆重的安座揭幕仪式,祖庙商会负责人、捐赠者代表、佛山名人小神鹰在善心人士等的见证下为三尊金佛揭幕,拉开了“千年塔坡,祈福佛山”丁酉年六月初六佛山塔坡公诞民俗文化活动的序幕。

 

“佛山今后有佛睇了!”塔坡社区居民霍庆听闻要重请三尊佛后,立刻报名捐资。身为辖区居民,霍庆早已和塔坡文化结下了浓浓的情谊,“我们小时候常从塔坡井里打水洗身,近几年塔坡民俗文化越来越受政府重视,我有幸成为推动塔坡文化繁荣的参与者,真的很骄傲。”事实上,退休以后,他成为一名义务接待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的文化导赏志愿者。

 

“作为在塔坡社区办公十几年的佛山本土制造业企业,我们对这个聚集了很多文化古迹的地方充满感情。能够参与本次塔坡诞的捐赠活动,十分荣幸,这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份单纯的捐赠,而是对千年文化传承的参与。”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佛山公司总经理顾小辉说。

 

传承文化符号▶▶以水为媒强化初地文化认同

 

以铜磐传递塔坡古井水、隆重的祭水仪式,增加可触摸的文化符号,是今年塔坡诞新增的重要环节。

 

市民黄飞率先接过铜磐,将沉甸甸的塔坡水捧在手里再传递给乡亲,“塔坡是海内外佛山乡亲寻根问祖的起点,我们这一辈人见证了佛山这座城市的变迁,能有幸参与塔坡祭水环节是一件很‘威水’的事情。”黄飞说。在黄飞和街坊看来,这是一场民俗文化的全民盛会,通过参加塔坡圣水传递,身为佛山人满满的文化自信释放出来。

 

佛山民间素有“洗过塔坡水,顺风又顺水”的说法,取意吉祥纳福,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除了50余名善心人士之外传递铜磐外,塔坡井外设置的龙头边上,市民都可以用龙头流出的“圣水”沐手,寓意塔坡水长流不息,福泽延绵。

 

亲身参与民俗活动的体验背后,提升佛山市民对初地文化的认可及推崇,树立佛山人自己的文化骄傲,正是此次“塔坡诞”民俗活动增加圣水传递、祭水等环节的初衷。

 

“此次塔坡公诞民俗文化活动,以塔坡水为引子,通过祭水、祈福以及‘工商立市,普君情怀’论坛等活动,体现佛山初地历史底蕴,充分诠释塔坡水文化,唱响佛山以水兴市的主旋律,进而弘扬和谐社会的风气,倡导上善若水的高贵品质。活动也将进一步刷亮祖庙街道老城文化品牌,以文化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升值城市品质,以纪念先祖来祝愿佛山美好的未来。”禅城区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动寻古线路▶▶“塔坡诞”拟申报非遗开启文旅新空间

 

祖庙街道有关负责人透露,自2013年完成修缮后的塔坡庙是老城活化文化旅游慢享线路的起点,在塔坡—鸿胜馆—兆祥公园—岭南天地—祖庙这条禅城徒步寻古线路中,隶属于“初地溯源”的篇章。接下来,他们有计划推动“塔坡诞”申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填补祖庙街道目前非遗项目的空缺,并且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加深海内外佛山乡亲的血脉情谊,促进交流与合作。

 

其背后,禅城正在探索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旅游、文化、文创等产业有机结合,拉动禅城经济发展,构建历史文化主题突出、城产人文融合共享的禅城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来禅城,不看大山大水,但这里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有越来越多像塔坡初地这样的连接世界与佛山的独特的民俗文化标识,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尤其是随着近期《莲花路升平路老城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露出真容,佛山老城将连片走向文旅建设,开启全域旅游新篇章。

 

事实上,经过专家们两年多时间的碰撞和研究,如何在全域旅游中不断丰富佛山初地的文化符号和载体,成为塔坡诞等民俗活动探索的方向之一。增加古井圣水传递、祭水环节、并增加“得米得福、平平安安、顺风顺水”的文创产品,都是题中之义。记者注意到,祖庙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向嘉宾们一一送上专门为此次塔坡诞设计的福袋中,有用古香古色的陶钵盛千年古井的塔坡井水、苹果象征平平安安、稻米寓意财源广进、五谷丰登,为塔坡祈福提供了更具象的实物载体。

 

以上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和游客参加这样的民俗活动,除了找到情感上的皈依,还能够带走由这个文化地标延伸出的象征“好意头”的文创产品,只是第一次尝试。对于隐藏着众多如“佛山初地”塔坡庙一样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祖庙辖区来说,申报非遗、设计延伸文创产品、增加更多文化符号等,祖庙街道将以全域旅游的视野继续发力大文化、大旅游。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祖庙,传承,千年,遗风,光大,初地,文化,装有塔,坡水,铜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