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市香坊区星光小学新一年级的孩子在使用新教材上课。
□文/摄本报记者毕诗春
新教材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同时还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对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怎么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彰显浓浓中国风
“我们已经接到主管部门的通知,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哈尔滨市星光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谷磊说,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语文教材也与时俱进,人教部编版教材应运而生,更具时代性、文化性、导向性。新部编版教材大开本字大图美,便于学生阅读,水墨插图,大气优雅。部编版教材游戏多、板块活。在连、涂、画、拼、摆的活动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孩子们可以兴趣盎然地在自主实践中学习,新教材很受孩子和老师们的欢迎。
“新编部编版教材通过‘我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引导孩子们多读课外书,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实现大量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目标。我们的语文教师要重视这样的板块,从一开始养成孩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新版部编版教材在内涵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从阅读材料的选择,集中识字课的编排,以及专门设置的《日积月累》栏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星光小学新一年级的班主任白晓燕告诉记者,本次“部编版”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据统计,小学6个年级12册语文教材共选了优秀古诗文124篇,占到所有选篇的30%,比原人教版多出了55篇,足以可见新教材对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视程度。
突出汉字学习重要地位
白晓燕说,另外,今年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改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先识字后学拼音,降低了孩子们的学习难度,利于幼小衔接,自然过渡。与旧版教材对比,新版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学习拼音和识字的先后顺序。旧版教材目录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版教材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先识字能顺利地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到学习中,以往小学新生在语文课上第一大拦路虎便是拼音,新版教材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学习的压力。白晓燕说,先识字也突出了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汉语拼音只是帮助识字的一种手段,在汉语拼音产生之前,我们的汉字就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所以在不依赖拼音的帮助下识字,通过口口相传识字,并不违背学习规律。这种设计也在凸显一种理念,那就是在生活中识字。我们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孩子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用到汉语,见到汉字。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自觉识字,并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介绍识字成果和识字方法,识字学习就会充满乐趣。
内容体系给教师留下空间
“对比旧教材,我们发现小学新版部编教材还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给语文老师们留下了大量的空间,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的整合与重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谷磊说,新旧版教材在内容上对比明显,新版教材新增《升国旗》、《小书包》等课文,保留了《四季》、《口耳目》等课文。从篇目来看,新版教材保留、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统编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均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教材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也有江姐、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增强成为此次统编版教材的另一个崭新的亮点。谷磊说,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新版部编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小学教材约40篇;同时新编教材还选取来自世界各国的名家名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阅读最重要的是对思维的改变,其次才是对语言的发展。”谷磊表示,这些篇目的现代意义是精神的传承、视角的拓展,对于小学生而言,不能只发展语言而不发展思维和精神。
部编教材编写背景
部编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历史、道德与法治。原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实施“一纲多本”,虽然调动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出版呈现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为此,教育部决定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三科教材。
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