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用文化追寻美,让美常在生活之中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1-05-24 19:49  来源:澎湃新闻
 
 

  读很多书,和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有的人,没读什么书,也会具有非凡的气度和修为。所以,有文化,并不是单纯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学历。当一个人性情中最崇高的地方,绽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一个人的审美趣味,足以赋予生活一种幽雅和况味——那便是文化所致。文化不是知识,文化是知识以外对美的追寻。

  世间万物,皆有所养。草木发幽野,泽雨露而生扶疏;身心在书房,亲笔墨便得滋养。

  如果说书房是一个人的精神圣域,那么书房之中的长物,便是这圣域里的明珠。

  先人论文房曰:「时书以养笔,时磨以养墨,时洗以养砚,时舒卷以养纸」。

  时临书室,文房供具得以度岁越时;常亲长物,人之身心乃得精神熏染。文化,是最好的滋养。

《福寿图》/京海墨韵名家陈忠洲

  对长物的浸淫,中国古代文人的居室中,须有笔、墨、纸、砚,斋自备琴、棋、书、画,除此之外,还有种种雅物。

  如今,当我们今人隔空隔世看见这些文房旧物之时,只要用心体会,就可以听见古人激动的心声,看见古人真诚的容貌。

  他们营役于书房之中,或以藏玩,或以格物,或以闲居……以文化滋养,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璀璨的世界。

《太行山居图》/京海墨韵名家李德福

  以文藏玩 可以养心

  文化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藏玩之道,可以养心。

  在文人看待器物的方式中,雅俗往往是第一评判标准。凡见一物,格其优劣,以君子的心性,界定『大雅』之境,创造出合乎文人审美的真韵况味。

  室中琳琅多韵致,人间燕闲胜桃源。会心豁目,众妙皆备。

  临法帖名迹,归真有序,墨池凝香泽;赏拳石清供,玲珑烟云,肌骨参天地;品碧草修竹,清雅盈室,案上成幽野……虚庐清旷,坐尘释虑,雅物明真韵;丈室轩朗,冲淡潇洒。

《秋山图》/京海墨韵名家陈忠洲

  以文格物 可以养气

  格物,当有一颗审美的种子,从传统尺度里汲养自我。

  先人谓:『琴令人寂,杖令人轻,麈令人雅,竹令人冷,石令人隽……』

  清闲娱目之外,书房里一派诗意气韵,令人身心皆闲。『从心所欲不逾矩』,格物便是做人,心无拘役,但又不逾越规矩。

  在一定的法度之内明心见性,合乎规矩而垂范后世,这便是格物致知的最高境界。由物及器,由器及人,在格物中致良知,在熏染中养真气。

《江南水乡》/京海墨韵名家宋涤

  以文闲居 可以养志

  中国的哲学是闲适的哲学,闲居可以养志。

  正如宋人倪思有谓:「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十者之外,虽有他乐,吾不易矣」。

  生活有闲,长物为伴,无论是读书、临帖、焚香,还是鼓琴、弈棋、品茗,皆以文房长物为载体。

  得一段闲居,清心乐志,构成璀璨光华的审美哲学,影响着世人对闲雅的追寻。

《雨后漓江图》/京海墨韵名家程振国

  「如今的我们,远离了精神的华贵。今日的贵族、富翁,也没有拥有这样的生活,因为文化的生活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上的高贵」。

  在这个意义上,用文化追寻美,就是让美常在生活之中。如果说生活是花朵,那么泥土就是文化,愿你我的清居日常里,能落下美的种子,绽开最精彩的那朵花。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文化,追寻,常在,生活,之中,很多,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