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躺平文化之前,已经有了一个丧文化。它的内涵几乎是年轻人对现实无助,看不到希望。它表现出颓废、沮丧、绝望和悲观的想法。然而,与躺平文化相比,丧文化提出了降低生活物质欲望的概念。显然,这是一种无助的自我保护。

什么是丧文化?最初是从日本起源的,因为经济不景气,年轻人进入社会后职业、情感受挫,于是在生活中、网络上表现出自己的沮丧和颓废,并形成了文化趋势。最近几年传到国内,也有很多人相应,源于房价高,结婚成本高,养育孩子压力大,于是很多年轻人也开始陷入自我颓废状态,躲避压力,躲避责任。“没错,我就是个废物”“算了,我不想努力了”“这世道,活着真没劲”“别说了,什么都不想做”“去你ma的奋斗,和我有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
实际上,这些信奉躺文化的年轻人也不完全是咸鱼的心情,与几年前在网上出现的葛优躺和丧文化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人生的意还有自己的观点。不过,他们不愿参与社会体系为人们制定的良好程序,也不愿在这一快速而拥挤的过程中,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他们选择了自动放弃追求社会体系成功的快感,而把衡量标准定为:内心对自身状况的接受。
因此,前不久国家央行就发布了一篇推文,里面说道:“高房价,正在逼走年轻人”,的确中国的高房价已经让年轻人无路可走。
而家里没能力买房的年轻人离一二线城市买房的目标又远了很多,回头看看家乡的房价也疯涨起来,三四线城市上万的都不少了!买房这事,基本是年年后悔!居高不下的房价下,年轻人毕业就面临买房难的问题,为一套房努力奋斗一辈子,相对于那些大城市里的人来说,你一生努力的终点,也只是人家的起点。
而如今,偏低的工资,配上偏高的房价,尤像资本主义的剪刀差,狠狠剪碎了多少人的心。犹记得一位朋友看到勐涨房价而无能为力在朋友圈的一段话:以民为本,真的听到老百姓的心声了么,没有稳定居所,怎么才能定的下来。年轻人如何不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