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这道“文化大餐”够有味!《浏阳河》诞生地唱响新时代!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1-06-10 11:11  来源:长沙晚报
 
 

  13:47

  从锦绶堂走来,跨过磨盘洲

  “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

  系列文化行动

  来到了长沙市雨花区

  70多年前,这里是《浏阳河》的诞生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从昔日的农田阡陌、瓜果飘香

  到如今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不变的只有滔滔西去的浏阳河

  和歌声中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长沙庆祝建党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行动之《实景交响诗·大河之歌》走进雨花,引发市民们的热烈反响。长沙晚报通讯员 高兴 摄)

  (雨花区是名曲《浏阳河》的诞生地,伴随着长沙交响乐团的深情演绎,《浏阳河》的嘹亮歌声飘荡在雨花上空,成为区域奋进的不竭力量。长沙晚报通讯员 高兴 摄)

  实景交响诗录制来到雨花区,主创人员感到特别兴奋。原来,长沙交响乐团、长沙广电的办公地点都位于雨花区内,大家可是“回娘家”了,干劲格外高。

  此次录制,对大家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

  说熟悉,是因为大家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对雨花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特别有感情,尤其是作为城市地标的长沙火车南站,大家经常在这里乘坐高铁出入长沙,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长沙交响乐团的李佳蔚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大家还从这里出发前往上海参加演出,携湘江深情,与黄浦江同歌,唱响“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的经典旋律。

  说陌生,是大家在录制中发现了雨花区更多精彩之处、魅力所在。比如在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指挥部遗址标志碑隔路唿应处,去年建成了红色文化园,不少人第一次来这里参观。“我才知道,在离我们单位这么近的地方就有这样一个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景点,红军攻打长沙时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我很高兴能通过《实景交响诗·大河之歌》让更多人认识到雨花区深厚的红色底蕴。”导演毛江红介绍说。

  此次实景交响诗的命名,选择了“大河之歌”,说的正是名曲《浏阳河》。而《浏阳河》的诞生地,就在雨花区。

  出现在《实景交响诗·大河之歌》的徐叔华老人是《浏阳河》的词作者。1950年,徐叔华与文工团的小伙伴们来到浏阳河畔体验劳动生活。那一年,长沙东郊的土改十分成功,加上风调雨顺,粮食实现大丰收,村民那种热腾腾的生活激情感染了徐叔华。一天,他正在东山的田间转悠,听着独轮车碾过泥土时那欢快的“咿呀”声,徐叔华脑海里突然闪过丰收时农民在田埂上推送粮车的那一幕。那一刻灵感击中了他,于是他连夜奋笔疾书,这就是后来唱响大江南北的花鼓戏《双送粮》。其中第三段唱段后来独立成曲,被命名为《浏阳河》,广为传颂,成为湖南民歌的代表。

  70多年过去了,雨花区实现了从郊区到中心城区的华丽蜕变,昔日独轮车的“咿呀”声也被唿啸而过的高铁取代,唯有《浏阳河》的旋律和它承载的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指挥部遗址标志碑前,年轻学子接受心灵洗礼。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长沙火车南站见证着雨花的开放之势,大河之歌在此唱响,浏河之畔满目繁华。长沙晚报通讯员 高兴 摄)

  (雨花加速度拥抱世界,高桥大市场内,中非经贸合作示范园一期已投入使用。雨花区委宣传部供图 )

  “家乡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唱过我也唱过,千家万户都唱过。她染绿过湘江水,映红过洞庭波,流入长江奔大海,歌声飞遍全中国……”这首饱含深情的《又唱浏阳河》是着名作曲家、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邓东源的代表作。这次邓东源也和长沙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一起,在长沙火车南站共同唱响《又唱浏阳河》。

  邓东源告诉记者,当年他写作《又唱浏阳河》时,曾到浏阳河畔实地采风。此次故地重游,眼见三湘大地的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他感到十分骄傲,这不禁让他想起当年词作者徐叔华、曲作者唐璧光创作《浏阳河》时激情澎湃的心情,更加心有感触。他说:“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艺术家,我们还要把这种可喜变化创作为文艺作品,把对祖国、对家乡的赞美和歌颂唱到全世界。”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这道,文化大餐,有味,浏阳河,诞生地,唱响,新时代,锦绶,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济南: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为城市铸魂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多彩非遗 你我共享(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