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如何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听听专家怎么说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1-06-24 22:39  来源:新京报
 
 

  从地图上看,故宫、王府井、隆福寺三处知名文化地标构成一个三角形。出故宫,沿东华门大街、东安门大街步行约1公里抵达王府井步行街,顺着王府井步行街北延步行约1.5公里便能到达隆福寺。

  在首都北京,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构成的三角形地带,即将构建“文化金三角”。专家认为,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是北京明文化中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是北京城市文化的微缩内核,应该深挖当地的文化故事,打造“金三角IP地图”。

  “金三角”是北京文化的微缩内核,IP资源丰富

  6月24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交流座谈会在“文化东城”会客厅举办。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专家顾问毛大庆提出,文化金三角的品牌要立起来,就要充分挖掘区域内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

  6月24日,“文化东城”会客厅,“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交流座谈会正在进行中。新京报实习生 王景曦 摄

  “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是北京明文化中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追溯北京的建城史,这三个地方有重要的意义:王府井代表市井生活、隆福寺代表宗教、故宫代表皇权,这三地组成了北京文化的微缩内核。”毛大庆介绍说。

  文化金三角地区历史资源丰富,能够发掘出的文化内涵很多,如名人故居、生活遗迹、历史事件、非遗传人等。毛大庆建议,对资源梳理整合后,整理成“金三角IP地图”,以便充分利用好本地IP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也表示,发展文化金三角首先要在供给侧方向进行突破。内容资源素材要挖掘出来,不能只放在博物馆、图书馆里,要分类整合。分类的标准既要兼顾社会效益,体现内容资源的学术价值、教育意义,也要和商业、经济发展融合起来。“传统的文化资源代表了祖先的生活,只有经过再创作才能代表现代人的生活、新时代的精神。”

  毛大庆建议要对金三角的地块情况做一次详细的测绘。“规划不是拆房子、盖房子,是要明确整个区域内的机理。哪些地方已经是成规模的商业区域,哪些地方可以做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创内容,要对这些信息做梳理。全面了解‘金三角’的情况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和改造。”

  在充分挖掘文化金三角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后,IP资源的打造也十分重要。“比如《觉醒年代》一开播,相关部门立马做出反应,宣传陈独秀故居。这很快吸引到大量的90后年轻人。他们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成功打造出了‘陈独秀’IP。”毛大庆说。

资料图:故宫。/IC Photo

  借鉴故宫成功案例,三地各有侧重

  “文化+科技”是目前故宫文创的一个重要方向,故宫博物院故宫出版社总编辑宋小军表示,“把故宫文物‘数字化’,利用技术把一幅画衍生出一个空间,这就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很好的利用。”

  毛大庆认为,在文化金三角内打造IP可以借鉴之前的成功案例。建立文化金三角可以看作是故宫发展文创产业的“放大版”,应当借鉴当年故宫文创的成功思路,例如调动社会资源寻找文化金三角中的文化故事,组织青年志愿者、民俗手艺人、电影专业学生等,开办定期影展、历史展览。“IP不仅仅是年轻人,也可以是陈独秀、历史遗迹。”毛大庆说。

  “文化金三角中,故宫应该是文化的地标、源头、符号。宫廷文化要孵化、衍生,隆福寺天然具有文化的孵化属性,而王府井则可以作为文化价值的展示、提升平台。”王府井地区管委会副主任毛向春说,王府井没有自己的IP产品,可以将故宫的文化产品孵化后,在王府井产生价值,“比如游客要体验在故宫角楼吃火锅的场景,就可以将这个场景搬到王府井,这种沉浸式的业态在王府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除了依托故宫,王府井和隆福寺未来的发展各有侧重。

资料图:隆福寺。/IC Photo

  负责隆福文创的仝韬介绍,目前推广的项目整体定位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中华与世界文明协调共荣”,要把古今中外的文化包容起来,集中体现在隆福寺。“隆福寺不仅是有宗教性质的一个寺庙,更多的是作为文化的传承”。

  “近几年,王府井更加侧重于内容升级,要发展文化金三角,就要做金三角内容的联通融合。”毛向春介绍,王府井中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式的业态越来越多,近三年文化体验业态上升了4.4个百分点。

资料图:王府井。/IC Photo

  区域联动助力发展文化金三角

  “东城区文化资源丰富,需要大力挖掘,原先觉得没有什么抓手,但刚刚在会客厅的讨论让我看到了希望。”东华门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郝晓英表示,之前社区结合故宫做了“紫禁城迷你马拉松”活动,围绕故宫周边设立了红色打卡地,在活动中她认识到,需要充分联动、整合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金三角。

  毛大庆对此表示同意,“去年我们也与故宫合作,注册了‘紫禁城马拉松’的IP。马拉松全程都在紫禁城内,我们一直想找东华门街道合作,办成一个既有文化元素,又有活力、消费、时尚元素的活动。”

  除此之外,毛大庆建议,文化金三角内有历史文化、有百姓生活,要真正挖掘故事,并且应该将文化金三角作为整体来宣传,这也是区域联动的一个体现。“一说出去就是‘金三角’里有多少个博物馆、名人故居,有多少个好玩的非遗故事,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线上传播效果。”

  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薛洪峰表示,在发展文化金三角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即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辐射全国、带动盈利,并且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中华文明的形象地位。他表示,建设文化金三角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政府、市场、社会学家等要努力加以引导。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如何,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听听,专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读懂中国!打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同济样本”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