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研究古代西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大秦寺塔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1-07-15 06:14  来源:雨色清凌
 
 

  大秦寺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楼观台旁的大秦寺遗址内大殿的东侧。公元七世纪中叶,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景教”,因唐代时称罗马为大秦国,所以称该教为“大秦景教”,称景教寺院为“大秦寺”。据碑石记载,唐贞观九年(635),景教传达教士阿罗本率教团来到唐都长安,请求传教。唐太宗对该教的入传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并给予了礼遇和恩宠,颁诏准许阿罗本建寺传教。朝廷遂在长安、洛阳等地建立了景教寺,周至大秦寺为此时所建,由于初唐几代皇帝对景教崇信和保护,该教发展迅勐,一度流行全国各地,曾创造了一个“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辉煌时期。

  唐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时祸及景教,传教士全部被驱逐出境,各地之景教寺均被关闭,周至大秦寺也不例外,风雨沧桑,千年古寺曾三易其主,景教之后,道教占据过,佛教也曾占据过,但寺名一直沿用至今。清嘉庆年间(1796—1820),白莲教义-战周至,该寺焚于兵火,唯有大秦古塔幸存。

  该塔为七层八棱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40.90米,内砌圆直径为10.86米。四面错落券门,二层以上有木楼梯可通塔顶,该塔造型古朴,美观大方,被誉为我国古塔中之佼佼者,特别是该塔内遗存有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外文刻字多处,这些都是研究古代西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1957年,该塔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古塔年久失修,塔身裂缝,塔体向西北方向倾斜2.76米,岌岌可危。1999年,国家拨专款近百万元对宝塔成功地进行了抢险加固和维修。保护了祖国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该塔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产物和中西文化交流之见证,已经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200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秦寺的保护纳入"中国丝绸之路保护项目"。2001年10月,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将大秦宝塔及大秦寺列入《世界建筑遗产名录》,大秦寺也因此而闻名海内外。

  关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简称景教碑),据《宗教百科全书》记载,该碑于明天启三年(1623)出土于周至大秦寺,因丹麦人荷尔姆盗碑之故,该碑后被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保护。《景教碑》螭首龟座,通高3.60米,楷书碑文,共1780多字,叙利亚文89行,景净撰文,吕秀岩书丹,唐建中二年(781)建立,该碑记述了景教入华的一段秘史和传教事迹,歌颂了唐太宗等六朝皇帝对该教的礼遇和崇信,又被誉为"天下第一碑"(注:"世界四大名碑"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罗赛塔双语碑》、《希伯来文碑》和《授时碑》)。

  大秦寺依山而建,该地东接华岳之紫气,西望太白之巍峨,南依秦岭,北揽渭水,若极目远眺,八百里秦川云林烟村尽收眼底,令人顿觉心旷神怡,这里自古就是关中着名的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骚客多往来于此,唐有卢纶,宋有苏轼、苏辙,金有杨云异,明有何景明,他们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大秦寺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中西合璧的人文胜迹而闻名天下,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必将成为世界人民旅游观光的胜地。2006年05月25日,大秦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研究,古代,文化,交流史,不可,得的,珍贵,资料,大秦,寺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