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综合 > 正文
   
 
杭州小学要求学生养蚕 2万家长抓狂满城找桑叶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5-17 21:09  来源:京华时报 【微博】
 
 
         家长满城找桑叶,表面看来是为难了家长和学生,实际上反映的是各种高大上教学理由掩盖着的教条主义,是素质教育被单一化了的形式主义。

   借问家长何处去,满城都在找桑叶。据报道,养蚕几乎成了杭州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的“规定动作”。这个规定动作,最近让2万多名小学生家长彻底抓狂了。为 了让几颗比芝麻还小的蚕卵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偷摘桑叶,有的辗转找到农业科研单位的朋友要几片,有的驱车几十公里去农村找,有 的通过淘宝快递,可谓各种脑洞全开。

  杭州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规定动作”,缘于科学教材中有《动物的生命周期》的课程。这个课程以蚕宝宝 的一生为例进行教学,包括“孵出的新生命、生长变化、蛹变成了什么、生命周期”等等。布置这个家庭作业的老师,说得非常有道理:开拓孩子的视野,知道劳动 的辛勤,认识生死的神奇,感知生命的伟大,锻炼责任的意识……

  老师简单动动嘴,学生和家长却跑断了腿。并且,现实远不如古诗旧词中所描绘的那么诗情画意。有的孩子乐此不疲,有的看到蠕动的幼蚕却是白天吃不下饭、夜里做噩梦。当然,令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还是面对蚕宝宝一日多餐的无可奈何。

   从代价与收获的教育成本来看,这门“规定课程”出发点没错。但生命教育的课程,一刀切地以养蚕的方式来体现,对于众多孩子和家长来说,却无异于一场持久 的身心折磨。而且,所谓家庭作业,只不过是家长作业的另一种表述罢了。家长们不可能让孩子深夜爬起来给蚕宝宝喂食,也不可能让孩子为了养蚕而丢了别的课程 作业。所以有家长

  怯怯地建议,能不能学校集中养,能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各家养不同的动物。然而这些声音,在老师关于学科领域的探究精神、人文角度的生命教育等谆谆教诲面前,显得既苍白又微弱。

   让孩子完整体验蚕的生命周期过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生命教育方式。但施教者照本宣科,就让这个“科学”课很不科学了。别的不说,仅现代都市中桑叶一叶难 求的现状,就能让这些蚕宝宝陷入过早夭折的境地。看起来是要让孩子们在这堂作业课中体会生命的伟大与成功的快乐,却反而可能让他们过早地体会夭折和放弃。

  动物的生命形态是多样的。然而对于动物生命的科学教育,却只有养蚕这一样,这是杭州这堂家庭作业课最不科学的地方。

  家长满城找桑叶,表面看来是为难了家长和学生,实际上反映的是各种高大上教学理由掩盖着的教条主义,是素质教育被单一化了的形式主义。

   脱离教学实际的施教方式,再好的出发点都会因为不接地气而沦为折腾。集中养蚕不过瘾,一个班养十几条几十条总可以吧?养蚯蚓不雅观,养蝌蚪养蛐蛐总可以 吧?都是动物,都是生命,又何必每个学生家里都得养蚕?不同兴趣、不同喜好的学生,养不同的动物,岂不是相互间掌握的知识更多、观察的世界更大?由此可 见,要让学生的知识丰富,首先需要老师的脑袋开窍。考试的分数已经够一刀切了,教学的思维还这么一刀切,这不是启智,而是图省事。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杭州,小学,要求,学生,养蚕,2万,家长,抓狂,满城,桑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女子闪婚56岁男子 赶走旧小三被索15万分手费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六旬老太7楼擦玻璃时脚下打滑坠亡(图)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