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综合 > 正文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5-25 13:09  来源:文化观察
 
 

[摘要]电影创作者可以把门槛提高,而广大观众也要有抱怨看不懂的权利。观点要在碰撞中精炼,言论边界也要在讨论中形成。以权威者的姿态指责一部分人,这种态度终究是不可取的。

作者:李岩

近日,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票房惨淡,制片人方励为求排片不惜一跪。这一跪起到了效果,票房已冲破6000万。然而这更引发了人们的慨叹:文艺片处境有多艰难,只有靠这种极端的办法才能有观众了。大众不爱看文艺片,除了不如美国大片刺激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常常看不懂。而对此,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的观点颇为尖锐:“看不懂(文艺片)就回去惭愧、回去学习,有什么脸在这儿喊‘看不懂’?”

戴教授的话涉及到了如何看待文艺片的问题:是仰视它们,因为看不懂而惭愧,悔恨平时用功太少?还是平视它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好恶与困惑?看不懂文艺片,真的不能理直气壮吗?

一、在商业社会,观众买票进场就是对电影最大的尊重,他们都有资格“理直气壮”

首先来回顾一下戴教授讲这话的语境。近日,前苏联大导演塔科夫斯基的著作《雕刻时光》再版,引来了文艺青年们一阵围观。塔科夫斯基在影迷中被昵称为“老塔”,他的作品两大特点:逼格高、很难懂。4月份的北京电影节上,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展映,套票据说10秒钟卖光,单场票也是一票难求,成为被哄抢的“爆款”。而在电影上映的影院里,观众却又在开场前刷剧评、在放映过程中睡着、在散场之后抱怨“看不懂”。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在塔科夫斯基作品《雕刻时光》发布会上,北大教授戴锦华(右)对观众抱怨看不懂文艺片颇不以为然

戴锦华教授作为嘉宾参加了《雕刻时光》再版发布会,面对有观众反映“老塔”作品太难看懂时,她如是说:“为什么你要坐在影院里刷影评,让别人告诉你应该怎么看懂?拿‘看不懂’作为理由,理直气壮地否认艺术、否认思想,这个历史太悠久了。我年轻的时候,这在中国是非常强有力的声音——号称我们应该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让他们看懂电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会不再是这样了,为什么高级、优雅的人还能理直气壮地说‘看不懂’?”

戴教授这话基本上是把所有人全得罪了。首先,进影院看不懂的人,是“否认艺术、否认思想”的一群人;其次,这些人还算是“高级、优雅的人”,换言之,没进影院、不关注“老塔”的人,可能还与高级、优雅无缘。

戴教授的话代表了很多精英人士的观点。事实上,每逢艺术性很强的文艺片上映(比如去年侯孝贤的《聂隐娘》),社会上都会有两种声音:抱怨看不懂的,以及指责那些看不懂的人的。他们的分歧在于,一方认为:“我看不懂还不许我说吗?”另一方认为:“看不懂是你自己丢人,你还有脸说?说出来还这么理直气壮?”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侯孝贤执导的影片《聂隐娘》在2015年上映时,曾被许多观众吐槽看不懂

戴教授认为,看不懂艺术片是自己修养不够,理不直,自然不能气壮。但其实,如今的商业社会里,买票进影院看电影,就是对电影工作者最大的尊重。方励先生为了推广《百鸟朝凤》,跪求院线多排片,所求也无非是更多一些让观众买到票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跪求大家多买票。

从这个角度讲,买票就是“理直”。俗话说,褒贬是买主,花钱买了票的观众,自然有权对自己花出去的钱和时间来做一番评判:好不好、值不值、懂不懂,怎么评论都是人家观众的自由。如果观众真的看不懂,那么他们表达这种看不懂的困惑乃至愤慨之情,也无可厚非,“气壮”也合情合理。

一句话,买票进影院的观众,都是电影这个产品的消费者,用服务行业的话来讲,顾客是“上帝”。对影片进行任何形式的评论乃至批评,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都是可以理直气壮进行的。抱怨看不懂,当然在此之列。

二、很多文艺片质量很不堪,导演自己可能都未必看得懂

戴教授的“看不懂该惭愧”言论,有一个预设的背景,就是电影一定是内涵深远,立意、内容、审美取向都远超观众理解层次,让观众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然而现实中,文艺片真的都有这种质量吗?

答案当然是否认的。同样看不懂,也分看完了后“大师啊,好难懂啊!”和“这是个什么玩意?!”这两种看不懂的方式。简单说,有因为太高深看不懂和太烂而看不懂两种情况。不幸的是,我国目前的文艺片市场上,“什么玩意”型文艺片不在少数。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2009年上映的影片《气喘吁吁》,尽管有葛优主演,但还是被观众骂惨了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豆瓣网上关于《气喘吁吁》的评价,负面占绝大多数

在电影以及艺术界,通常存在一种文人相轻的习气,具体来说,就是两种人互相看不上。艺术圈,把画画得像真人一样的,和把画画得谁都看不懂的人,往往是两个圈子;而在电影圈,拍文艺片的和拍商业片的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对立。文艺片导演觉得商业片导演是匠人、流水线工人,不是搞艺术的;拍商业片的则会嘲笑文艺片导演穷酸,拍的片没人看,等等。

这种矛盾实际上是对电影的一种看待问题:电影是商品,还是艺术品?实际情况来讲,拍商业片的,就像艺术家里边把画画得像真人一样的那些画家,他们不一定艺术造诣最高,但起码手艺过硬,拍出来的片子有人看,能让人一边骂烂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而不少文艺片,你很难搞清它是真的高深,还是真的烂。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冷军超写实油画《小唐》。超写实油画以把人画得像照片一样著称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美国艺术家波洛克油画《1948年第五号》,属于抽象表现主义,特点就是谁都不敢说看得懂

比较简单的检验方法就是让文艺片导演去试试导商业片,看是什么效果。实践证明,多数惨不忍睹,在尝试了一两部商业片后,又回去做了一枚文艺片导演。因为指导商业片是要背营收任务的,一两部片子赔钱,立刻就会失去再次掌镜的机会。

在国内当下的大环境下,“文艺片导演”可能是一个无能之人的遮羞布。

三、即使真是名导佳片,因语言、时代背景造成隔阂,“看不懂”实在太正常

戴锦华教授对当今中国观众还有一个看法,就是欣赏水平不如几十年前的欧洲人。她以“老塔”的一部电影《镜子》举例,这片子在北京电影节上看睡了一大批观众。而本片在1975年曾让整个莫斯科为之沸腾。一位高尔基市的女士致信塔可夫斯基说:“您知道吗,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凝视着被您的天才所照耀的那块屏幕,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戴教授感叹:为什么一部在40年前连苏联工人和主妇都可以看懂并赞美的电影,在40年后的北京造成了许多困惑?

看不懂文艺片不能骂观众

 

塔科夫斯基1975年的作品《镜子》

不可否认,《镜子》是一部经典之作,豆瓣评分8.9,好于97%的剧情片,与上一部分提到的“这是个什么玩意?!”型电影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真正的好电影,观众就必须看懂吗?

先来看看《镜子》讲了什么吧。本片是“老塔”的自传体电影,用了大量隐喻来映射现实。比如片中有治疗口吃的情节,导演是用口吃、语塞来代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集体失语;片中父亲的角色在主角长大后没有出现,其实是暗示父亲死于“大清洗”;片中有一处着火的房子,用来暗指平民无法阻拦的战争;片中有一个5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很像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老塔”很喜欢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片中一些场景是在向陀翁致敬……

不用再多举例了吧?以上这些细节和感受,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得有多大的文化修养才能完全领悟呢?而生活在1970年代的苏联人,对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失语、“大清洗”、连绵的战争等,都还是能够感同身受的。他们看懂并喜欢这部影片,一点不奇怪。用看不懂这部影片来指责中国观众素质低,更是没有道理。

您可能问了,以上那些细节和感受,小编我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咳咳,不会写还不会抄吗?总有高人看得出来的。在此感谢豆瓣影评人九尾黑猫,以上分析来自他的影评。但必须要说的是,个别人看出门道来不奇怪,但不能以此要求多数人都看懂。

四、抱怨“看不懂”的都是爱电影的人,他们不该受指责

再让我们回归到基本问题:哪些人会抱怨文艺片“看不懂”?起码应该是看过才有不懂这回事吧?起码是动脑子思考过,没想明白,才心生困惑的吧?所以,看不懂的人,约等于看过,认真思考,且仍有疑惑的那些人。而这些人,恰恰是真正爱电影的人。

只有爱电影的人,才会愿意花钱去影院,而不是在家下载,或手机上随便看看;只有爱电影的人,才会在影院里思考影片的内涵,而不只是把电影院当成了约会泡妞吃爆米花的场所;只有爱电影的人,才会因影片内容而困惑不解,进而抱怨看不懂。一句话,只有爱电影的人,才会把电影当回事。

看不懂文艺片的人,或许文化程度不够,内涵不深,但都有一颗真正爱电影的心。他们为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不该受到指责。

就像有人可能爱打篮球,但打得很差,一辈子都不可能企及姚明的成就。即便这样,他也愿意买票去现场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当球队发挥不好时,他会抱怨几句“打得太差了”。如果这时候有个高人站出来说这个球迷做得不对,他不理解教练的战术,不体谅球员的辛苦,应该回去多下功夫加深对篮球的理解……那这位高人是不是也太苛刻了?

结语:

文艺片难懂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戴锦华教授的出发点可以理解,即电影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应该有一定门槛,不能单纯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以让所有人看懂为目标。但事分两面,电影创作者可以把门槛提高,而广大观众也要有抱怨看不懂的权利。观点要在碰撞中精炼,言论边界也要在讨论中形成。以权威者的姿态指责一部分人,这种态度终究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不懂,文艺片,不能,观众,摘要,电影,创作者,可以,门槛,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