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综合 > 正文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0-24 11:36  来源:腾讯文化
 
 

[摘要]鲁迅给许广平写信,经常署名“小白象”,或是“你的小白象”。有时候会在署名的地方画赫然画一只高高举起鼻子的小象。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作者:千喜

鲁迅是谁?

标准答案我倒背如流:“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01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80周年纪念日,腾讯文化《玩儿起》参观了鲁迅博物馆,然后我就凌乱了,再也说不清楚鲁迅是谁……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 梦文、曼雪、茹莼……你们好

最先把我搞糊涂的是以下这一百多个人:

自树、庚辰、索子、索士、树人、令飞、迅行、树、黄棘、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哥儿、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冥昭、杜斐、楮冠、楮冠病叟、华约瑟、中拉、葛何德、封余、许霞、许遐、洛文、令斐、豫才、豫、唐丰瑜、冬华、长庚、宴敖、隋洛文、乐贲、乐雯、它音、佩韦、阿二、丰瑜、明瑟、不堂、白舌、遐观、何家干、飞、罗怃、干、动轩、周动轩、何干、孺牛、丁萌、游光、丰之余、旅隼、苇索、越客、桃椎、虞明、荀继、家干、尤刚、符灵、余铭、元艮、白在宣、一尊、敬一尊、子明、张承禄、赵令仪、倪朔尔、栾廷石、张禄如、邓当世,韦士繇、士繇、翁隼、崇巽、黄凯音、常庚、燕客、白道、曼雪、梦文、孟弧、公汗、霍冲、莫朕、中头、史贲、董季荷、杜德机、朔尔、康伯度、焉于、越侨、张沛、华圉、仲度、茹莼、苗挺、及锋、直、隼、直入、阿法、史癖、且介、庚、敖、越山、康郁、洛、姜珂、越丁、旁、齐物论、乐文、周玉才、晓角、戛剑生

“请问你们都是谁啊?”

他们齐声回答:“我们都是鲁迅啊!”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看到图表第三行左数第二个,我以为自己眼花了。大先生,请问您单名一个“干”,到底是有何贵干啊?

“干”还不算什么,挺符合革命家形象的,可是接下来的名字越来越辣眼睛。

梦文、曼雪、茹莼……是怎么回事?大先生,请问使用这样的笔名,您是怎么“横眉冷对千夫指”的?

好吧,我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先生的少女心。但是,我好不容易接受了曼雪,您又来单名一个“直”,是什么意思啊?刚刚掰弯了,您又让直,我这柔韧性还得练。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鲁迅的笔名多达180多个,是中国文学史上笔名最多的作家。特别是在他创作后期,几乎每篇文章都要换一个笔名。如上图所示,仅在上海生活期间就使用笔名上百个。

问题来了,大先生为何要用这么多的笔名?

1、 他经常被国民党当局封号,为了发帖,只能换马甲重新注册账号。

2、 这是他的战术,一个人的“人海战”。

鲁迅1934年致信黄源:“因为检查诸公,虽若‘并无成见’,其实是靠不住的,与其以一个署名,引起他们的注意,……以致挑剔,使办事棘手,不如现在小心点的好。”

一个人怎么打“人海战”?换马甲咯。

3、 他调皮,常常乱起名字捉弄对手。比如有人诽谤他是“封建余孽”,他就立刻改名自称:丰之余。1930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堕落文人鲁迅”,他便改名叫:隋洛文。

……忍不出想象这个画面:大先生夺过通缉令,小鹿样奔跑,说:来啊,来抓我啊。

在180多个笔名的狂轰乱炸中,为何“鲁迅”炸得最大声,最持久?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1918年5月,大先生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可见这是历史性的署名。据说起这个名字也是迫不得已,他本来用“迅行”作笔名,但《新青年》杂志有规定,不允许作者用非主流名号,署名必须是真名,或者看起来像个真名。于是大先生就用了母亲的姓氏“鲁”,起笔名“鲁迅”。

然而《新青年》这个署名规范可以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编辑部说“迅行”太非主流啦,不能用,好像特别有原则的样子。然而就是这个严肃的编辑部,曾经特别随便,一年前1917年4月《新青年》第3卷第2号,有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作者署名“二十八画生”。

Excuse me?说好的正规名字呢?“二十八画生”会不会太任性了?这么有个性的作者他是谁?

这位“二十八画生”同学,真名笔画总数二十八,当时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他就是“毛澤東”。

二、那个现实主义作家,是玩儿科幻起家的?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博物馆里,鲁迅的文学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领队的是两本科幻小说!

语文课上的标准答案不是“现实主义作家”吗?竟然是玩儿科幻出道的,这是什么情况?

鲁迅与梁启超是最早将西方科幻引进中国的人。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小说》,在此杂志上连载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旅行》。刚刚留学日本的鲁迅订阅了这本杂志,如获至宝,科学救国是他的梦想,但是科学理论很难传播,如果以小说为载体,就容易多啦。

1903年,23岁的鲁迅开始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他说: “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1909年,他和弟弟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终于出版,收入《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两篇科幻小说,可惜书的销路很差,上册印1000册,下册印了500册,而一共卖出的也不到100册。

或许正是滞销的现实,把科幻新人活生生地逼成了现实主义作家。

鲁迅翻译的科幻小说,一听就特别牛!想不想瞻仰原文?

摘录《月界旅行》的辨言给你们感受一下:“在昔人智未辟,天然擅权,积山长波,皆足为阻。递有刳木剡木之智,乃胎交通;而桨而帆,日益衍进。惟遥望重洋,水天相接,则犹魄悸体栗,谢不敏也。既而驱铁使汽,车舰风驰,人治日张,天行自逊,五州同室,交贻文明,以成今日之世界。然造化不仁,限制是乐,山水之险,虽失其力,复有吸力空气,束缚群生,使难越雷池一步,以与诸星球人类相交际。”

文言文科幻,是不是很带感!

我想你也猜到它为什么滞销了……

事实上,正文部分并不艰深,很好读,类似西游、水浒等话本。

三、what?郭敬明与鲁迅一脉相承?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鲁迅博物馆里逛着逛着,猛然发现一本《萌芽月刊》,1930年在上海创刊,鲁迅主编并手绘封面。

萌芽?上海?这两个关键词令人一怔。难道这是日后培养出郭敬明的那本著名的青春杂志?

连忙查证,发现它“是又不是”。

1、为什么不是?

鲁迅先生的《萌芽月刊》出了5期被当局查禁﹐第6期改名为《新地月刊》又被查禁,遂绝版。

当年的《萌芽月刊》,虽然名字萌萌哒,却是一本战斗的杂志。看看鲁迅这些文章的标题:《流氓的变迁》﹑《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习惯与改革》﹑《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我们要批评家》﹑《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好政府主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吼!“以笔为枪”即视感。

2、为什么又说是呢?

后来的《萌芽》虽不是《萌芽月刊》本人,但也算是一个继承人。

1956年7月《萌芽》在上海创刊,杂志的封面刊名采用鲁迅先生的手迹,旨在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30年代办《萌芽月刊》的传统,在文学战线上培养大批新战士。

然后我们就见到了80后新战士郭敬明,他在《萌芽》上发表《幻城》,讲述了魔幻世界里冰火两族爱恨交织的战斗故事……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萌芽月刊》后继有人这个好消息,还是不要告诉鲁迅先生为好。

四、“单身汪”请谨慎参观鲁迅博物馆,谨防被虐

这年头,单身汪简直无处可去了,电影院、咖啡馆去不得。万万想不到,去鲁迅博物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承受来自“小白象”和“小刺猬”的一万点伤害。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发狗粮……哦不,发糖了!

鲁迅溺爱地称许广平为乖姑、小刺猬,他写给许广平的信堪称情书典范:“此刻是十二点,却很静,和上海大不相同。我不知乖姑睡了没有?我觉得她一定还未睡着,以为我正在大谈三年来的经历了。其实并未大谈,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度过预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

我再也不纳闷语文教材为何收录那么多鲁迅文章了,他就是文豪,没有之一。如果情书也有教材,鲁迅一定也占最大篇幅。人家连写情书用的信笺纸都这么讲究。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鲁迅给许广平写信,经常署名“小白象”,或是“你的小白象”。有时候会在署名的地方画赫然画一只高高举起鼻子的小象。哎呀,画面感很强,切勿联想……

必须解释一下“小白象”的典故了,不然你们会越想越歪,以后见到鲁迅就慌忙捂脸,没眼看了。

“白象”最早是林语堂给鲁迅起的绰号,他说鲁迅是“一头令人担忧的白象”,因为大象一般都是灰色的,白象非常稀少。白象很另类、很特别,这种另类难能可贵,但也常给自己招惹麻烦,因此令人担忧。

所以,白象这个称呼还是很符合伟人形象的。只是大先生啊大先生,你自己在“白象”前头加个“小”字是怎么回事?

后来鲁迅许广平的书信集《两地书》公开出版时,先生自己也觉得卖萌可耻,非常害羞,就把署名小白象的地方,改为“EL”,就是Elephant(象)的缩写。

单身汪参观鲁迅博物馆,一定要小心,你以为躲过了一叠一叠的情书,就不会被小白象发狗粮吗?

鲁迅和男人们的合影也请谨慎欣赏,切勿看得太仔细。比如下面这张《鲁迅与泱泱社成员合影》。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事情本来很寻常,1927年1月2日在厦门南普陀,鲁迅、林语堂和泱泱社的青年们一起去郊外玩。玩着玩着,玩进了一个坟地,觉得风景真好啊,就拍照留念。别问为什么在坟地里玩,革命青年无神论者就是这么特别。当天回家,鲁迅给许广平写信汇报:“今天照了一个相,是在草木丛中,坐在一个洋灰的坟的祭桌上,像一个皇帝,不知照得好否,要后天才知道。”

然而,这张照片真的是一张寻常的男人合影吗?

看完这张照片,我突然想起当年被我们批评为“过度解读鲁迅”的那些语文考试题,出题人真的好冤枉。鲁迅干的这些事儿,真的是怎么解读都不过分,因为他真的是个心机boy啊。

把这张照片放大,看看鲁迅一本正经地搂着个什么?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他在坟地里找到一块刻着“许”字的墓碑,倚在上面,不动声色地秀恩爱。

先生,您这是行为艺术吗?套用语文书里评价鲁迅的句式,我必须说,鲁迅先生通过坟地秀恩爱的行为艺术,辛辣的讽刺和抨击了现实社会中愚昧民众鼓吹“秀恩爱死得快”的病态心理。

五、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相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鲁迅曾和许广平约定做丁克家庭,因“有了孩子,经济、时间、精力各方面的消耗不说,也一定会分散我们的情感。”

但是小白象一不小心,竟然晚年得子,他喜欢的不行,想叫孩子“小小白象”,又觉得太拗口。见初生的孩子通体红红的,便叫做“小红象”, 许广平很满意:“好,就叫小红象!也是珍稀品种!”

然后,鲁迅就抱着孩子即兴演唱了原创催眠曲:“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红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

(跟着念了一遍,已被这首饶舌神曲强势洗脑。)

‌鲁迅对孩子宠得不行,孩子病了,鲁迅还亲自检查大便,果然是学医出身的。在上海住了十年,鲁迅没有写出一部长篇小说,因为孩子太闹腾,而他又不舍得把孩子“驱逐”出自己的书房。

有客人到鲁迅家,说他太宠孩子啦,这样不行。

鲁迅不服,写了一副《答客诮》回敬客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搞出这么大动静,题了门板那么大一副字,其实就一个意思:我就是要宠孩子,怎样?

我仿佛已经看到先生傲娇的表情了。

逛完鲁迅博物馆,脑洞轰然炸开,怎么都堵不上。只感觉无法直视鲁迅先生的标准照了。

那些年读过的语文书,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鲁迅与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鲁迅,梦文,曼雪,茹莼,不得不,说的,故事,摘要,鲁迅,许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男子在女友脖子留吻痕 被女友弟弟误会遭暴打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谭嗣同不是改良派,而是革命党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