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九十年代后,汽车租赁业的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从八十年代末的150亿美元,扩张为1997年的480亿美元,到2005年超过了1300多亿美元,约占全球租赁业总额的1/5左右。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的公司数量也已经达到了5千多家通过多次并购和特许经营等模式的创新,世界主要汽车租赁公司已从最初的小规模经营发展成为现在遍布全球主要国家,平均租赁站点数千个,运营车辆数十万辆,雇员数万人的特大型跨国公司。而日趋突出的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效益规模化是全球发展的潮流。进入2001年前后,掀起了第三轮的汽车租赁企业发展高峰。第一个发展高峰,2001年前后市场开始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同时国外资本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与中汽安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提前布局中国市场。2006年之后,至尊、一嗨、神州三大汽车租赁公司的相继成立,汽车租赁行业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高峰,市场开始向规模化、品牌经营的方向发展。据研究显示:近几年,我国汽车租赁行业保持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5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约2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30%。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蓬勃兴起的汽车租赁行业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投资热点。在风险投资的热捧下,国内大型租赁公司加快了跑马圈地的速度。到了2015年,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的收入接近400亿元。一块如此巨大诱人的蛋糕已经摆上了餐桌。
资本的无序流动同时也带有盲目性,一个新生事物的过快增长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行业指导作用确实的情况下。看到了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就一窝蜂地涌进来,你争我抢,很容易产生盲目扩张显现。用这个次来形容汽车租赁市场恰如其分,请看下一篇“盲目扩张”。(文/田振华)
杜新仲和冯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