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里和,没有隔;邻里睦,互照顾;邻里恼,住不好。”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山办豆芽湾社区内,居民楼两旁的墙体白色为底,彩色漫画跃然墙上。
当前,遵义市在“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关键时期,大力发挥公益广告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文明新风尚的积极作用,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乡村旅游点广泛宣传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战略部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时代主旋律,宣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以及文明新风尚和乡贤文化,充分展示了遵义文明形象和良好发展环境。
记者在汇川区上海办香宁巷社区采访时看见,墙体上,手绘或悬挂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时候的历史画面,而且,还有关于三线时期的历史画面,以及当时的标语和口号。社区支书蒲雯容说,这样的公益广告既让老一代居民找到回忆,又让新一代居民感受到历史。
遵义把公益广告做到主要交通要道、主要街道、社区、学校、广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沿线。通过各类媒体和招贴画、展板、建筑围挡、灯箱展板、电子显示屏等各类媒介广泛传播“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最新作品。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搞好农村文化墙建设。
桐梓县官仓镇素有“官家粮仓”“鱼米之乡”“黔北小江南”之美称。近年来,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遵德守礼、崇德向善之人,进一步“重法制、感党恩、淳民风”,树立艰苦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官仓镇投入300多万元,建大型T型宣传牌,安装对联、制作家训牌、大型LED屏、道旗宣传牌等,全境域营造浓厚的村头正能量氛围。此外,还结合农户参差不齐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认识度,为每户量身书写了家训牌和对联,让每一户朝出晚归中铭记家训内涵和对联所表达的意义,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引导人们邻里和谐、夫妻和睦、子孝孙贤,通过家训促家风的转变,净化社会风气,让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去年7月以来,桐梓县文明办联合城管局、市监局等多家职能部门,清除县城区1265块(幅)未经审批广告、废旧残标和医疗不雅广告。随后,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街景布置,投入122万元,利用路名牌、果皮箱、公交站台、T型宣传牌等设施进行广泛宣传,共增设核心价值观道旗805块(幅)、护栏围挡3000平方米、绘制文化墙6800平方米。近期,该县将再投入20万元,在新建设完成的蟠龙大道增设3000平方米的草地背景公益广告墙,内容以24字、“梦娃”和“美好黔图”为主,使其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又一个新阵地,扮靓县城的又一道风景线。目前,各项设计已全部完成,正在筹备施工。
为了净化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义市文明办联合市卫计委、市工商局对城区的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了工作约谈,要求医院发布的医疗广告必须按照《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发布,不得发布虚假广告及含有不健康内容的医疗广告。各县、区(市)也采取制作广告宣传栏、巡逻巡查、约谈等方式对医院、商家张贴广告、大型广告牌进行源头治理;采取电话呼叫停止措施,让乱张贴商家失去市场。
同时,整合公益广告载体资源,积极探索建立公益广告管理制度规范,研究制定媒体、媒介公益广告宣传管理办法,确保公益广告不低于30%,每间隔2块商业广告牌,必须有1块是公益广告(含正反两面),过街天桥广告按幅面计不低于30%的公益广告。
今年,遵义市结合省项目观摩会、省旅发大会等活动,安排各职能部门、社区、网格包保单位、镇乡分块进行户外公益广告集中打造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先后拆除户外违规广告牌62块,责令整改200块,整治各类小广告120000余条(幅、块),利用空白广告牌刊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公益广告3200余块。
此外,遵义市还通过大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宣传教育、“积德榜”建设等活动和途径,引导全市人民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传递道德力量。
如今,遵义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创建、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内容,通过搭载体、树典型、抓活动、促产业,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在全区城乡无处不在,集聚起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