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四会市继续深挖本地家规家训文化中的廉政元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纪律教育月中,大力开展清廉家风教育工作,以好家风带动好政风、好民风,筑牢党员干部的家庭“防腐墙”。
家规家训成廉政教育活教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这是祖辈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贪心。我们做村干部,一定要戒贪心,不是自己应得,决不能伸手,千万记住,伸手必被捉。”日前,在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卢氏宗祠里,曾经担任该村村支书的老党员指着悬挂在中厅的《卢氏家训》,给该村的村干部逐条讲解。
卢氏家族在四会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记者走近古朴的卢氏祠堂,看到墙壁上醒目地张贴着卢氏家训和卢氏名人事迹。如今,卢氏祖先对后人的训诫以及历史事迹,已成为该村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活素材。
该村村委会主任、支部书记卢瑞明介绍,邀请卢氏后人、老党员向年轻党员干部讲述家族历史、家风家训,已成为每年纪律教育学习活动的“规定动作”。
在四会,因地制宜开展传统家风家训教育蔚然成风,目前已建成56个廉洁文化示范点,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基层廉政文化教育氛围。在家规家训廉政教育带动下,四会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基层干部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基层政务服务、惠农强农、扶贫等工作中,都形成了积极有为、清正廉洁的干事创业氛围,有效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编印廉政读本传扬好家风
“怎样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我想赠送给你八个字‘修身治学,报国为民’。这是我们陈家的祖训家风……”这是曾为我国矿藏开发、铁路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地质学家、四会籍的陈瘦骏,在1971年给其孙女写的一封家书。如今,这封家书被收录在该市纪委编印的《家书寄清风》廉政教育文化读本中,成为党员干部通过好家风好家训接受廉政教育的重要素材。
在今年的纪律教育学习月动员大会上,四会市的党员干部收到了该市纪委精心编制的廉政文化读本《家书寄清风》。书中收录了8封不同时期的家书,这些家书的创作时间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跨越60余年。家书的作者,有致力救国的革命家,有驰骋战场的抗日英雄,有默默奉献的基层党员。
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四会市开展廉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近年,四会市纪委深入挖掘玉器文化、禅宗文化、家规家训等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廉政内涵,先后编制了《廉润如玉》《古邑家训颂清风》《家书寄清风》等系列廉政文化读本,让广大党员干部既品味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接受了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
创新教育形式营造清廉氛围
9月2日下午,四会市会议中心座无虚席,来自广东省委党校的专家为该市300多名党员干部和配偶带来一堂《重视家教家风建设幸福家庭》廉政辅导课。据了解,这是四会连续第5年开展清廉家风辅导课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除了干部配偶,干部本人也要参加。不少干部表示,夫妻一起听课,增强了家庭成员共同坚守法纪底线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能力。
“就我自己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人不廉,全家不圆’这句话,作为党员干部,在面临诱惑考验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父母和家人,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清廉,才能保证家庭的幸福。”一位参加活动的党员在听完课程后深有感触地说。
在开展家规家训教育中,四会市不断创新形式,通过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征集评选、展览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干部群众传承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廉政思想。位四会城区的多个社区,通过墙绘、喷画等形式打造“楼道上的家风”“家训楼”,开展系列“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净化美化环境的同时,营造出浓浓的廉政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