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娘子军”很有气势
原标题:“红色娘子军”满满正能量
天空飘着小雨,但丝毫没有减少大家对于广场舞运动的喜爱,不仅选手冒着毛毛雨在比赛,场下的观众也始终没有离开,一直给场上的选手加油助威。
最抢眼队伍
好一支“红色娘子军”
文昌花园社区是昨天活动的主场,该社区参赛的队伍也创广场舞之最,一共有3支队伍参加。其中最有气势的当数文昌花园舞蹈队,队员们清一色的红帽红衣红裙红袜子,一个个英姿飒爽,还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助阵,她们跳的舞蹈也红艳艳的,曲名叫《五星红旗飘起来》。
“我们这支队伍人数多呢,平时有100多号人,每天分上午场、下午场在社区跳。”文昌花园舞蹈队负责人吴美玲介绍,文昌花园舞蹈队也是文昌花园社区最早成立的队伍之一,2005年社区成立时就有了,先是几个人,发展到现在有100多人。
文昌花园小区内的中心广场就是她们平时跳舞的场地,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场,一般跳一个半小时,跳的舞也很多,平均每个月都要教两支新舞。“去年在晚报主办的扬州市第一届广场舞比赛中我们获得三等奖。”《五星红旗飘起来》是她们今年新排的参赛舞蹈,前不久凭这支舞蹈在江苏省广场舞比赛扬州海选中进入前八强。
最积极队伍
阳光新苑舞蹈队上午就到场
来自开发区扬子津街道阳光社区的阳光新苑舞蹈队,由于路程较远,上午11时就赶到了比赛现场,可谓最积极的参赛队伍。
本报上月31日曾以《新疆冠军领衔参赛广场舞 上月香港比赛获得三等奖》为题,讲述了阳光新苑舞蹈队积极要求参加本报广场舞大赛的故事。由于西区比赛已结束,再加上该队领队邢华丽回新疆处理事务,因此,本报将该队安排到昨天的比赛。
阳光新苑舞蹈队是以拆迁安置农民为主的舞蹈队,她们在来扬养老的、来自新疆的舞蹈冠军邢华丽的带领下,排练了10多种舞蹈,其中有维吾尔族舞蹈《新疆健身操亚克西》、蒙古族舞《站在草原望北京》等,前者于9月下旬赴香港的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此次参加本报的广场舞大赛,该队拿出了最好的舞蹈《新疆健身操亚克西》,队员们身穿维吾尔族服装,在《新疆亚克西》明快的旋律中载歌载舞,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
最年轻队员
曦阳艺术团队员平均年龄45岁
在一般人看来,跳广场舞的都是退休的老年人。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健身成为一种时尚,跳广场舞的人年龄越来越年轻。古运社区曦阳艺术团以队员平均年龄45岁,创下了参赛队伍队员最年轻的纪录。
五台山大桥下的健身休闲广场建成后,如今成为古运河东居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尤其每天晚上,广场上就有三支队伍在跳不同的广场舞,古运社区曦阳艺术团就是其中一支。据其领队贾艳红介绍,她们集中在一起跳广场舞也就不到两年,由于大多年纪在40多岁,又喜欢健身,因此,大家就聚在一起跳充满活力的健身操,她们中核心队员有一二十人,每天晚上在核心队员的带领下,有近百人跟在后面跳,其中也有老年人。
古运社区是新成立的社区,社区成立后即将辖区内文体队伍招至麾下,贾艳红就带领队员们成立了曦阳艺术团。昨天参加本报的广场舞大赛,是该支队伍首次上台表演,她们穿着健身装,在舞台上跳起了《活力街舞》,动感、强劲、青春,这是观众对她们的溢美之词。
最年轻队伍
五里庙社区舞蹈队成立才半年
五里庙社区是一家老社区,但随着辖区联发君悦华府小区的建成,新居民迅猛增加,因此就有了一支才成立半年的最年轻参赛队伍五里庙社区舞蹈队。
五里庙社区舞蹈队领队常嘉宏告诉记者,该队队员们绝大多数是联发君悦华府小区的居民。大家入住后,一开始相互间不熟,慢慢地,几个爱跳广场舞的居民就将许多居民招集过来一起跳舞,跳着跳着,她们就于半年前成立了舞蹈队,每天晚上都在小区门前的售楼处跳舞。
常嘉宏说,舞蹈队成立后,得到了社区的支持与鼓励,此次扬州晚报组织广场舞大赛,社区就动员她们参赛,她们虽然从未上过舞台,但抱着锻炼队伍的想法就参加了。
最亮丽队伍
荷花和蓬蓬裙都是比赛服装
身穿绿色长裙,头戴粉色荷花,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每人头顶一片大荷叶,这就是来自翠岗花园社区舞蹈队带来的《清风火影》。“时间太紧了,实在来不及准备。”队长李贞蓉告诉记者,这次参赛地点距队员们家都比较远,即使12点多骑车从家出发,赶来现场,化妆、定造型、走台,时间也紧得很。
矫健灵活,神采奕奕,63岁的队长李贞蓉看上去年轻有活力。李贞蓉介绍,上学时她就是文艺骨干,退休后又到老年大学学习舞蹈。每天清晨,李贞蓉就到来鹤台广场,教授大家跳舞。跳舞的人都是来自附近小区的大妈,大家把早晨跟李贞蓉学跳舞当成了一种享受。李贞蓉说,加上昨天的这场比赛,她们一周内要参加四个表演。即使大家很累,但每个人都精神饱满呈现出最佳状态。
昨天的比赛,李贞蓉还特地请一位队员带上家属来专门摄影,“每次表演都是以后可以用来慢慢回忆的。”
身穿超短的蓬蓬裙,一群六旬大妈顿时减龄了许多。来自文昌花园健身队的大妈们,这次是在家门口比赛,因此并没有太紧张。这支队伍成立了五六年之久,共有37人,每天早上7点半在运河边的广场上训练一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