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东网济宁5月17日 (见习记者 胡高彤) 微卷的头发,始终保持着微笑,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是张舒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那一年大学毕业,正好赶上济宁的第一批教师招聘考试,张舒只是恰好抓住了这个“好时机”。这一“抓”就是十七年,从桃李年华到不惑之年,她付出了青春,付出了热忱,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心血,她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今年是张舒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第十七个年头,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她感慨万分。
在班级建设和教学上,她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是她一直贯彻的理念。
在生活中,她更像是学生的朋友,用心去了解学生、去爱学生,让他们感觉到阳光般的温暖。

巧用游戏,让学生们在挑战中进取
“学习不应该成为负担,要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很多孩子认为英语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我的首要任务是让他们爱上英语。我就要想怎么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怎么才能让英语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呢?”每到夜深时,这些问题就萦绕心头。
“让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成为竞赛对手,现场抽题解答,并邀请家长到场观看。”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建立起了“PK”制度。
“有一次PK游戏孩子们一直PK到晚上七八点钟,大家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张老师也一直陪着,很辛苦!”选用PK这一促进学生学习的办法,学生家长也非常认可。
现在,“PK”游戏以不再仅是18班的特色,已悄悄的向其他班级延伸。
“我始终坚信,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张舒对自己创新的学习办法也很满意,并给记者看起了在PK中毕业的几届学生给自己发的祝福短信,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善用引导,让学生们在展示中树立自信
“我之前对自己很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张老师推荐我参加《孔雀东南飞》的文艺汇演时,我迟迟下不了决心,生怕自己出错。然而,张老师没有选择换人,而是不厌其烦地劝导我,帮我找回自信。当我鼓起勇气站上舞台的时候,我才发现,除了学习,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有所成就。”一个小男生害羞的说道。
“我刚上初一时不喜欢学英语,成绩也不理想,是张老师生动、幽默的教学风格让我对英语慢慢产生兴趣的。”聊起张老师对自己的帮助,一位平时不太爱讲话的女同学似乎有很深的感触。“我记得有一次全省举办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会,张老师推荐我报名参加,但是我性格比较内向,有点胆怯,张老师就说试一下吧,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后来,经过张老师的一路鼓励和指导,我是济宁市唯一的进入了省决赛的学生,这是我从没想过的。”
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格都普遍内向,不爱与别人交流,对自己没有信心。为了重塑学生的自信,张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多用耐心,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我
去年班内一位同学的父亲意外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个孩子陷入抑郁,始终不能摆脱父亲离世的阴影。作为班主任的张舒多次对该学生进行家访,向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家长告诉张舒,自从孩子的父亲去世后,孩子就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跟别人沟通,没有人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张舒经过多次了解情况后,找到了学校里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对这名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最终帮助他走出困境。现在,这名学生变得越来越开朗,跟同学相处的也很融洽。他也在积极地备考,为了自己理想的高中而拼搏。
03级的一个学生,到初二时英语成绩特别差,几乎是放弃了这门学科,甚至都放弃了中考。张舒了解到情况后,不仅耐心的,不断的对她进行开导,还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给他补课,让她终于找回了自我。多年后,那个曾经茫然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心里遭受的挫折,我都会陪他们一起扛。当阴霾笼罩孩子的心灵时,我能做的就是帮他赶走阴霾。除却老师这一身份,我也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知己。”张舒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多年来教学的一些理念。
给即将中考的学生头戴上“高分鸡”吉祥物的张舒老师,在记者看来她平凡而又卓越,她是力量——17年呕心沥血的执教,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她是奢望——早出晚归,让上小学的女儿感觉有妈妈接送是多么的奢侈;她是榜样——同事眼中的好姐妹,领导眼中的好员工,家长眼中的好班主任... ...
张舒,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闪烁微弱的光,用辛勤的汗水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三尺讲台为孩子们描绘绚丽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