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深夜,大火燃起,而村民多在沉睡,丝毫不知危险临近。千钧一发之际,路过的出租车司机雷月新,没有丝毫犹豫——停车、报警、冲入火场之中,挨个敲开住户们紧闭的房门。由于提醒及时,15人得以转危为安。雷月新的善举在网络中传播后,大量网友为他点赞,称他为“最美的哥”。(新华网)
仿佛昨天还在报道“老太太倒地,扶与不扶?”的新闻,今日就见证一场“浴火救人”的感人事迹。这位的哥火场救人的举动,不仅挽救了15个鲜活的生命,也在传播着社会正能量,温暖着无数国人见义勇为的心。大量网友为其点赞并称其“最美的哥”,这也在反映着民众对这种正能量行为的肯定与赞扬。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起,这24字的基本内容就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职务中不断被践行,在细、小、常、长上不断诠释着“最大公约数”的力量,激发着核心价值观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其润物细无声的细腻,使得社会正气不断上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的被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各行各业涌现出很多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时代楷模”等典型示范,这些典型发挥着榜样的辐射作用,他们在用自己的故事构筑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唱响着中国主旋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努力。那么,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笔者认为,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扭住“关键少数”,进一步激活红色基因,不断传承我党的优良传统,擦亮共产党员的“金字招牌”,唯有广大党员干部先做到“其身正”,群众才会学有榜样、做有示范。另一方面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不断探索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在不断的被践行中薪火相传、蔚然成风,才会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枝繁叶茂、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