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财经 > 理财 > 正文
   
 
北上深房价或将失控!紧急出手,上海终于坐不住了?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8-26 08:31  来源:腾讯理财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新财富杂志

◎文丨刘晓博

◎来源丨天天说钱(ID: liuxb0929)

种种迹象显示,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在未来几年存在失控的风险。

做出这种判断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对于中心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国家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疏解非核心功能的要求。为了配合这个目标,中央政府收紧了中心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受此影响,最近几年北上深商品住宅的供应量不断降低,其中深圳下降最为明显。

另一方面,政府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力将不断下降,所以未来北上深人口只能出现统计报表上的下降(实际上的增长)。最终,北上深的房价在“供应短缺”和“金融资产化”的诸多压力之下,将再度飙升。

1 北上深住宅供应量不断减少

最近我梳理了北上深商品住宅的供应情况,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三大城市供应量的高峰期均出现在2003年到2005年之间,随后不断走低。

下面表格是北上深2003年以来商品住宅的数据(单位为万平米),其中北京和深圳为“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上海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北上深房价或将失控!紧急出手,上海终于坐不住了?

可以看出,深圳商品住宅供应的高峰期在2003年,2015年的供应量已经萎缩到了2003年的四分之一。而且深圳商品住宅供应量之小令人震惊,只有北京的大约七分之一,上海的十分之一!三大城市目前实际生活的人口,都在2000万人以上。

上海供应量的高峰期在2004年到2005年,目前已经萎缩到高峰期的三分之二。北京的高峰期在2005年,另有数据显示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北京平均每年的商品住宅供应量为2400万平米。2015年的供应量不到高峰期的一半。

进入2016年,北上深的土地供应更加紧张。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宅用地的供应量、成交量均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上半年,北京的住宅用地共成交7宗,同比2015年上半年下降53.3%,环比2015年下半年下降80%;成交住宅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为44.62万平米,同比下降68.4%,环比下降84.6%。

2016上半年,上海共计出让30幅经营性地块,成交面积同比2015上半年下跌61.75%,降幅超6成。

至于深圳,2016年上半年竟然没有一块纯住宅用地出让,只有两块包含住宅的综合用地出让。

2 控制人口难度极大

北上深商品住宅供应量不断减少的背后,是这些中心城市都背负着一个重要任务:控制人口增长。

所以,官方的逻辑非常简单:既然北上深要控制人口规模,那么就应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这样新增住宅将肯定会逐年下降。

比如上海就提出到2020年把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以内(到2015年底是2415万人),到2040年仍然是不超过2500万人。也就是说,从2020年开始,上海人口将年年零增长!

最近公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甚至提出了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的要求:到2040年,上海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从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天花板”3226平方公里,削减到320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还包括200平方公里的“留白”。

但问题是:北上深这类城市,真的能在统计报表之外,控制住常住人口吗?我觉得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日本为例,虽然日本很早就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人口也开始出现负增长(过去5年全国减少了94.7万人),但统计显示东京地区的人口仍然不断上升(过去5年增长了51万人)。

中国的城镇化只进行了一半,再加上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在这种时候就希望控制住中心城市的人口,显然难度极大。虽然通过设置行政门槛,可以控制住外来人口入学、入户,但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入是很难控制的。

目前北上深实际生活的城市人口均已突破2000万人,正向3000万的规模迈进(澳大利亚总人口是2400多万,新西兰总人口是450万),这在全球都是前无古人的。在这样的超级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情况,恐怕很难预料。

3 结论

北上深的不动产正在金融资产化,并成为全国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再同时出现人口不断上升,住宅供应不断下滑的夹击,那么未来北上深房价可能失控。

近期上海土地拍卖中,已经出现了可售面积楼板价高达14.3万元的住宅项目,如果这个价格常态化,上海内环以里住宅均价将向每平米20万元迈进。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上海楼市,风暴或将来临!

今天(8月25日)中午,一个大消息突袭楼市: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为控制房价,正在酝酿力度空前的限贷大招。

据报道,可能出台的政策有以下要点:

1、收紧银行贷款政策,以控制土地融资。

2、调整购房贷款政策,购房认房又认贷。

3、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凡有贷款记录的不管首套还是二套首付均为七成。

4、对于部分购房者,可能有基准利率上浮10%的举措。此外,新政或将从9月1日开始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传闻尚未得到官方确认。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的可能性大吗?假如上述政策属实,将对楼市产生什么影响?我的看法如下:

1、个人认为,上海很有可能会出台新一轮调控措施。在今年的“3.25新政”里,上海出台政策的力度不如深圳(深圳从4月1日开始,二手房交易税几乎翻倍)。再加上此前上海房价上涨幅度没有深圳高,所以新政以来上海地王叠出,尤其是可售楼板价跟周边二手房的比价关系,比深圳夸张很多。静安中兴社区14.3万元楼板价的地王出现后,上海官方压力肯定很大,加码调控措施是有可能的。

2、如果上述限贷措施属实,则力度不可谓不大。其实质就是为上海楼市降杠杆,而且是从购房者角度去降,这个思路应该说是对的。而且这些措施显然有打击“利用假离婚,多次贷款购房”的意思。比如一对上海户籍的夫妻,已经购买了两套房子,现在假离婚,将房子集中到女方名下,然后由名下无房的男方申请贷款。按照新政,只要男方此前有贷款购房记录,再次购房都要首付7成。

3、上海的措施如果出台,相信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里,会有城市跟进。其结果是,把资金赶到没有限购限贷的二线城市里,比如天津、成都、重庆等地。

4、我刚刚在本栏目中发表过《北上深,房价或将失控!》一文,对三大城市住宅供应量不断减少表示了忧虑。要么增加供应,要么减少需求(降杠杆,可以抑制需求),否则北上深房价真的会失控。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两招并用。

5、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回避舆论的压力,干脆减少或者暂停住宅用地的转让,表面上看减少了地王出现的几率,事实上却造成了供应的短缺,为以后房价飙升埋下了伏笔。对此,应该有一个说法。

6、由于中心城市拥有优质的公共资源,人口和资金增量显著,所以房价长线继续可以看好。短线来看,随着政策不断收紧,房价波动的风险在加大。对于上海这种城市,内环线以里的房价上升到20万元一平米只是时间问题。当然,20万元来得越晚越好,最好晚于人均月收入2万元。电影《让子弹飞》里有句名言:“步子太大了,会扯着蛋”,这话很适合楼市。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
梁文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北上,房价,或将,失控,紧急,出手,上海,终于,坐不,住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名师谈||买学位房你要知道的八件事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富人求安全 新加坡金库堆满黄金、白银和宝石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