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佛学 > 正文
   
 
佛教互联网爱凤小队在唐山龙泉寺的那些事!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1-30 08:47  来源:凤凰佛教
 
 

2016凤凰佛教通讯员第三期培训营在唐山龙泉寺方丈楼开营(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科)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做主题讲座(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满常)

资深媒体人、乐视副总裁王冲为学员作主题讲座(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满常)

学员们在“龙泉夜话”各抒己见(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满常)

停不下来的讨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满常)

唐山龙泉寺为学员们准备了可口的斋饭(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科)

我们在爱凤大家庭中收获友谊和成长(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满常)

学员中佛教三大语系法师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前祈福(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满常)

全体学员在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为罹难同胞祈福回向(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马玉朝)

学员在世园会低碳生活馆前合影(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科)

编者按:2016年11月25日至27日,凤凰佛教通讯员第三期培训营在唐山龙泉寺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3家寺院及佛教机构学员,共计44名媒体负责人参加了这次特殊的新闻集训。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通讯员们不仅要学习各门专业课程,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讯员撰写的这些新闻实战作业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今佛教界宣传领域的真实水平。为此,我们精选了部分学员作业,请业界共同见证中国佛教第一线新闻人的成长。以下是凤凰佛教通讯员上海玉佛寺孙雁如的作业。

烛光、香茶、禅垫,50余人的围炉夜话,已经持续了近3个小时,“已经快十点半了,同学们先回去休息吧。”凤凰网资讯中心总监崔明晨的一声提醒,才让这场意犹未尽的“龙泉夜话”告一段落。

这不是唐山龙泉寺举办的禅修课程,而是11月25日晚上凤凰佛教通讯员的分享夜话。本次通讯员培训于2016年11月26日上午8:30正式开班,主题讲座、实战练兵、龙泉夜话,一整天丰富的课程内容及授课形式让来自全国各地寺院的44名通讯员获益匪浅。

让佛教传播“接地气”、“说人话”

经过了开营前的团队“破冰”,上课第一天的学习氛围显得轻松了不少,但一整天的密集课程却让不少学员直呼“信息量好大”。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武装佛教传播?资深媒体人、乐视副总裁王冲带来的讲座内容直击目前佛教传播中所遇到的问题,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加深了在座学员们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思维盒子)、用户至上、跨界、生态化反,这些互联网传播中的“制胜法宝”对部分学员而言可以说是全新的概念。一直以来,佛教内容的互联网传播存在着“门槛过高”的现象,虽然内容实属优质,但由于表述形式的局限,也对普罗大众造成了阅读障碍,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王冲表示,如今,PC过气、门户网站逐渐被淘汰,自媒体兴起、手机阅读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在佛教内容的生产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内容是否“有趣、有用、有价值”。

佛教文化专家、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则以“如何做好佛教文化的传播者”为主题为学员们做了细致介绍。在教言教,宣传正法,与时俱进,通过对北京龙泉寺、嵩山少林寺、上海玉佛禅寺等寺院的案例分享,桑吉扎西从新媒体运用、佛教文化输出、学术研究等几方面为学员们解答了佛教文化在传播上的多种运用方式。同时,桑吉扎西也指出目前存在于佛教人才培养、寺院文化保护发展投入上所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学员们的反思。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机会与学员有过多的一对一沟通,但桑吉老师扎实的讲座内容,也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要想通讯写得好,实战演练少不了

如果说上午的主题讲座着重在于提纲挈领、理清脉络,那下午的实务课程就是学习如何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对于学员们昨晚提交的作业,凤凰佛教的崔明晨老师进行了逐一点评。“通讯稿的标题非常重要,需要提炼出一个亮点,或者采用量化的方式去表达。”学员们认真聆听,而对于导师所说的要点,更是及时抬笔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提交作业的写作风格也是各不相同。

有别于传统新闻稿的写法,来自汶上宝相寺的90后“小鲜肉”房凯将自己从得知消息到抵达唐山龙泉寺的过程及自我感受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配以时下流行的二次元表情包,引发了大家的兴趣。而这也正是佛教传播需要突破条框局限的鲜活实例。远道而来的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临沧市佛教协会会长、云南省沧源县金龙寺住持提卡达西长老则将参与活动一整天的感受认真写下,配以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感染了在场的学员们。

除了写作技巧之外,来自凤凰佛教团队的导师也与学员分享了诸如直播、微博、微信公众号、凤凰号等目前新兴热门的传播手段,为学员们今后的宣传策划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禅茶一味,“龙泉夜话”叙“家常”

为了让参加培训营的学员们有更多互相交流分享的机会,凤凰佛教特别安排了“龙泉夜话”环节。唐山龙泉寺的明拂法师为此贴心安排了活动场地,让学员们度过了一个温暖而又别具意义的夜晚。

“从感恩聊到历史,从打官司聊到维权,从寺院管理聊到波罗蜜,从文学聊到上厕所。”来自沈阳北塔法轮寺的宁可在微信朋友圈里用这段话概括了当晚的“夜话”内容。谈天说地、百无禁忌,大家聊的也都是平时在生活、弘法和寺院宣传中遇到的那些事儿。

行茶告一段落,成都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大慈寺监院觉能法师;云南省临沧市佛教协会会长、云南省沧源县金龙寺住持提卡达西长老;藏传佛教青海省西宁宏觉寺观觉法师分别用南传、藏传、汉传佛教语言为唐山龙泉寺祈福,为唐山大地震遇难者回向,使当晚的活动更为殊胜。

活动进行到此时,学员们似乎还未尽兴。或三五围拢,或长桌讨论,现场气氛更为热烈。凤凰号到底怎么使用?为什么微信的关注粉丝量停滞了?学员们需要导师解答的问题还有很多,而培训营的学习也还在继续……

传播人的风骨和温度:唐山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11月27日上午,参加2016凤凰佛教通讯员培训营的43位学员前往唐山人民抗震纪念碑、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及唐山世园会进行采风。而这也是本次通讯员培训营的最后一项参学内容。四十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大地震夺走了24万余同胞的生命,也让唐山在瞬间被夷为平地。凭借着顽强的抗震精神,唐山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重建家园。如今凤凰涅槃的新唐山,从废墟中拔地而起。而此次凤凰佛教通讯员培训营选择在唐山龙泉寺举办,也恰是暗合了唐山为凤凰城之名,契合了龙泉寺立寺之本怀“恩孝长传,薪火永续”之意。

早上七点十五分,通讯员们集合出发前往本次采风的第一站——唐山人民抗震纪念碑。唐山抗震纪念碑由4根相互独立的梯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碑柱组成,主体上端造型有四个收缩口,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人定胜天。浮雕则记述了地震灾害和唐山人民在全国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本次学员中来自佛教三大语系的法师在纪念碑前为地震遇难同胞至诚祈愿逝者往生极乐,自在解脱。而在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内,学员们手持菊花,法师分别用不同语言诵经回向,望逝者生西,生者安乐。学员们依次将菊花摆放在罹难同胞纪念碑前,虔诚祈祷,寄托哀思。

整整40年的时光让心灵的创伤得以抚慰,但记忆的伤痛同时也给了唐山人民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学员们的最后一站来到了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据了解,唐山世园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首次利用采煤沉降地,在不占用一分耕地的情况下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唐山抗震重建和生态治理恢复成果。在低碳生活馆,展览以多种技术手段及新颖设计呈现方式使学员们了解了唐山在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决心。

结束参访,分别在即。在圆满午宴上,学员们纷纷敬茶互诉离别意。然而,2016凤凰佛教通讯员唐山龙泉寺培训营的结束,却也代表着另一个新的开端。更深入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武装佛教传播;联合起来为维护佛教尊严、传播正信正见而勇敢发声,这些都是凤凰佛教通讯员所承担的使命,也正是凤凰佛教搭建通讯员培训机制及交流平台的初衷所在。

 
 
 
责任编辑:
卢静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佛教,互联网,爱凤,小队,唐山,龙泉寺,那些,2016,凤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