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头垴北边古城墙遗址被村民掏空的洞穴里可见城砖和石块砌成的城墙墙体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林昱希、钟茂富、张金川,原题为:《南海国王城迷离现身福建武平城头垴》
武平8月7日电(林昱希、钟茂富、张金川)“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城!”7日,福建省武平县地方史学者金中茂等人在武平县东留乡背寨村一个叫城头垴的山岗上,探访完四段城墙遗址后作出这样的判断。对这个当地村民语焉不详,当地史县志从未提及的古城遗迹,金中茂结合其水流通达赣江以及出土大量城砖石板等文物,认为很有可能是汉初南海国王城遗址。
城墙遗址乍现
武平县东留乡背寨村与江西会昌筠门岭毗邻。城头垴在背寨村靠北的一个山冈上,其后是一座气势挺拔的屏障山,东西两侧岗阜围护,各有一条溪流擦肋而过,汇集流经村前的背寨河,由东向西,再往西南方向流去,村前一片开阔,南边是逶迤的笔架山。在四周天然屏障合护下,高出河面40米,宛若“长龙探水”的城头垴,越发显得气势磅礴。
去年冬背寨村一位朱姓村民建房时,在城头垴北边山岗上挖出一段城墙遗址。该城墙遗址依山而建,呈“一”字形,长约80米,宽3米,从“石脚”算起高约1.5米。挨着遗址外边有一条6、7米宽的壕沟。在没有遭受钩机挖掘的城墙遗址东边,可见由方形石块层层叠叠砌成的墙体。遗址上方散落许多长方形的石头和城砖。当地村民介绍,先前不少人到此挖掘城砖用以建筑。掏空的洞穴里面,可见排列整齐由方形砖石砌成的墙体。
距离北边城墙遗址约400米远的南边,是紧临背寨河的“东门”和“南门”,两门距离约300米,可见由石头砌成呈“一”字形走向的城墙遗址。“东门”两边有“门卫房”遗址,可见条石砌成的“墙基”,中间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路,约2米宽,一直通向河边。
而在西边,村民朱永章的房子正好建在“城墙”上。朱永章介绍,他当年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一段长约30米的城墙,觉得城砖扔了可惜,便用其砌房屋边沟,但他保留了剩下约50米长的城墙。该城墙遗址高2米,上面是2米宽的路面,外侧用石头“包”了一层厚0.7米的“护墙”,显然这是在原有城墙基础上加砌的“保护墙”。这“城墙”和人们常见的“中间夯土两边包砖”城墙不同。朱永章认为,城墙垂直而立,显然不是护坡。至于“单面砖墙”,常用于相对简陋的城池,里面是土斜墙,上面有马道,这种筑城墙的方法也是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