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惠红做客《民生热线》。
3月3日,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汤惠红,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江海区委常委刘晓蓉,江海区副区长王作青、谭良伟、区用做客《民生热线》,在线解答市民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
3所小学明年建成投入使用
汤惠红在节目中表示,2017年高新区(江海区)民生实事预计投入资金(不含省市补助)7亿多元,占全区年度预算支出比例超56%。主要内容包括:底线民生、精准扶贫、基层服务、优质教育、就业创业、健康高新(江海)、环境整治、公园城市、交通环境、安全保障十大项目44个事项。
在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教育发展和环境改善方面,具体有以下举措:在发展优质教育方面,将重点落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三二一”工程,2016年完成天鹅湾小学建设任务后,启动外海街道实验小学、礼乐街道朗晴小学、江南街道东海小学建设,计划2018年8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9月招生开学,累计新增学位超过3000个。
在改善交通环境方面,重点实施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工程,预计投入3000万元,对辖区道路及路灯进行改造并维修清疏下水道,大力改善群众出行和居住环境。
黑臭水体整治方面,将对龙溪河、麻园河、马鬃沙河等三条河流进行整治,保证今年年底消除重度黑臭,2018年底消除黑臭,2020年水生态环境得到基本修复。
对270户低保家庭结对帮扶
刘晓蓉表示,一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都将扶助困难家庭、保障底线民生作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自2015年起,高新区(江海区)通过领导干部挂点“一对一”结对城镇低保家庭的方法,利用助业、助医、助学等方式,帮扶困难家庭。
今年,高新区(江海区)在综合往年精准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提出城乡低保家庭结对帮扶全覆盖的目标。以“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个性化结对、人性化帮扶”为工作目标,把现有的城乡低保家庭按照家庭成员构成分为五类,以户为单位纳入“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范围。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统筹建立城乡贫困户帮扶长效工作机制,逐渐实现脱贫,“输血”户政府兜底的目标。今年,高新区(江海区)现还将对270户有儿童(含在读大学生)的低保户家庭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争取2018年完成全区城乡低保家庭结对帮扶全覆盖,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实现该区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完善“十纵十横”路网
王作青介绍道,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路网建设是该区2017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今年预计投入10.26亿元用于辖区交通项目建设。
其中,新中大道、连海路一期、胜利南路延长线、礼睦路扩建工程等4个交通大会战项目将于今年建成通车;另一方面,高新区(江海区)将全力推进会港大道、五邑路扩宽、南山路、船厂一路、滨江快线的征地拆迁以及建设相关工作,另外还将完善工业园区内的路网建设,加快完成得发路、东升路、兴业路、新兴路、科苑路、富民路、幼师北路等园区道路的建设,不断完善辖区“十纵十横”的交通路网,切实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打造江门特色的工业遗址公园
区用表示,南岸印迹是江海区百年工业发展的缩影,使之活化重生再现城市发展印记对于城市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8月,高新区(江海区)10.15公里长的潮人径全线贯通,今年将逐步完善潮人径路灯、绿化、标识等配套设施。同年演艺中心已正式运营,为南岸印迹引入文化元素,釜山公园也增加了部分工业元素的雕塑。高新区(江海区)将以此为契机,带动周边地块和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以线串点、连点成面,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层次提升,最终带动整个江门旧城的发展与新城的建设,根据不同区域运用相宜的改造更新策略,达到历史文化遗存的延续、保护。
高新区(江海区)计划在今年3月开展北街水闸至江门水泥厂的沿江潮人径硬底化建设工程和环境整治工作,结合江门船厂改造项目对沿河边约50亩打造成工业遗址公园。目前,江门船厂改造和工业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遗址公园沿江保留水塔、样板仓、锻造车间、舾装码头机船坞等16座原有建筑及设备,营造整体的、延续的船厂工业文化,将其打造成为具江门特色的开放式工业遗址公园。
白水带路段加修人行通道
谭良伟表示,对外海人民医院前面的红绿灯路口车辆混乱的问题,该区交警部门已经重视并着手处理,在区政府的协调下,交警部门已组织规划、交通、建设等部门多次现场调研,争取将该路段的改造工程列为2017年交通改造的项目加以整改。
东环路白水带入口山脚(即肥仔仁餐厅)至白水带公厕段,已经修建了人行通道,一定程度上疏导了人流,缓解了白水带部分路段的交通压力。
此外,为了缓解辖区交通堵塞,高新区(江海区)已经开始实施限行交通管制措施:设置禁行区域,白水带第二牌坊至麻园湾底里斜坡入口,全天24小时禁止核载质量1.25吨以上货车通行等;设置限行区域。东海路(蓬江桥南岗至轻轨东海岗)、江海一路(蓬江桥南岗至江门桥南岗)早晚高峰时段(7:00—9:00、17:00—19:00)限制核载质量2吨以上货车通行。
今年预计新增9条公交线路
王作青表示,高新区(江海区)虽然有39条公交线路,运行班次达3千余辆,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确实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出行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今年1月我们建设了龙溪湖临时公交站,到3月,还有几条线路在审批过程中,预计增加9条线路。
推进康城购物广场建设
汤惠红表示,高新区(江海区)建区20多年,从产城融合这方面的发展来看,和蓬江区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我们近期马上要推康城购物广场建设,弥补城市商业综合体数量的不足。另外,在人产城融合方面,我们在接下来华夏幸福合作区域的建设中会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做好商业综合体的布局,用2到3年时间完善和提升高新区(江海区)的配套设施。
最后,汤惠红表示,这次参加民生热线,感受到了市民对民生的热切反映,道路、交通、教育、黑臭水体整治等电话不断,现场也一一做了回应,虽然节目是短暂的,但为民服务是政府永远的主题,让我们一起为创造宜业宜居的珠西科创产业新城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