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狗的人不在少数,城市和乡村都有流浪狗的踪迹。上个月24号,济南一个男孩在上学途中遭遇流浪狗袭击,脸颊被咬穿;前两天,安徽一个四岁男孩因为逗自家养的狼狗,也遭到了严重的误伤。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容易遭到狗狗的袭击?我们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呢?

武警扬州市中队训导员介绍,以下行为容易遭到狗狗的袭击:
1、两只狗在打架时
狗在打架时,如果你过去牵它,很容易被咬伤。正确的做法是:两方的主人迅速拉住狗的脖带,挂住牵引绳,尽量将两只狗分开;如果分不开,可以拍打狗的后腿内侧(敏感部位),狗狗会立即停止打斗。

2、狗在进食时
狗在进食的时候警惕性较强,最好不要与其发生肢体接触。
3、挑逗陌生的狗
如果偶遇陌生的狗,不要过分的亲近。有些狗性格暴躁,贸然接触很容易被其袭击。
面对形形色色的狗,我们又该如何辨别其中隐藏的危险呢?
1、观察耳朵
如果狗的耳朵竖起来了,表示它对你有敌意,应当尽量避开。
2、观察尾巴
如果狗的尾巴夹起来了,表示它是在护着某个东西,也有可能会对人进行攻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狗狗对你有敌意,千万能立刻狂跑,这时候冷静地站在原地,让狗狗对你消除敌意才是良策。

如果狗咬住了不该咬的东西,又该如何让它松口呢?
训导员表示,生拉硬扯很容易被狗咬伤,可以用另一样东西去换狗狗嘴里的东西。需要提醒的是,一旦被狗咬伤,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春天是狂犬病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小心,尤其是孕妇和幼童,尽量避免接触犬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