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生活 > 正文
   
 
来海淀品味“杏”福生活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1-06-07 22:25  来源: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学生们在采摘玉巴达杏。 李洪亚摄影

  “我今天给玉巴达杏想的推介语是,香甜绵密的玉巴达杏,你值得拥有。”6月2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品玉巴达杏享杏福生活”主题推介会在苏家坨镇七王坟村举办。活动现场,来自台头小学四年级的王若瑶推介起海淀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玉巴达杏,让市民一睹流传百年的皇家贡杏风采。

  眼下正是采摘玉巴达杏的最好时节。玉巴达杏时令性很强,熟透的只能存两天,不方便大批运输,采摘是最好方式。目前,海淀区玉巴达杏的种植规模达3000余亩,年产量约1000吨。

  入园体验玉巴达争当志愿宣传员

  走进七王坟村杏园,一颗颗半透明白中泛黄、带着些许“红脸儿”的玉巴达杏挂满枝头,丝丝馨香,沁人心脾。

  25名来自台头小学的海淀都市农协“学农六艺”劳动社团(“学农六艺”劳动教育系列课程把现代农业和农耕文明相融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强健体魄,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的学生,在玉巴达杏生产基地开展场景化学习,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品种,品鉴玉巴达杏,并学习用仪器检测糖度。“老师,为什么叫玉巴达杏呀?”学生们问。“在满语中是好吃的意思,就是好吃的杏。”海淀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郑禾回答。

  据海淀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洪波介绍,玉巴达杏颜值较高,底色泛黄、朝向太阳的一面呈鲜艳红色。玉巴达杏营养价值很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维生素E、钙等物质含量丰富,成熟时果肉细腻、柔软多汁、沙瓤。完全成熟后口感好,不会出现酸涩味道。玉巴达杏通常单果重50—70克,果实扁圆形。

  “我想的宣传语是玉巴达杏又甜又香,好吃不容错过。”台头小学四年级王晟之说。学生们通过听取现场讲授,结合学习实践,为家乡的玉巴达杏做志愿宣传。

  50余株老杏树百年珍贵受保护

  园中一棵被围栏保护起来的百年老杏树格外引人注目,它见证着玉巴达杏的百年发展,老树依旧枝繁叶茂。李洪波告诉记者,海淀保存下来的、生长百年以上的、至今仍根深叶茂的老杏树有50余棵,已对其中20余棵采取围栏保护等措施,并进行精细化管理。

  据了解,2014年,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申报的“海淀玉巴达杏”通过原农业部的评审,获地理标志登记,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是海淀区第一个地标产品。目前,海淀区农科所作为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与原产地保护园签订了生产管理保护协议,并对百年以上杏树进行GPS定位,实施挂牌保护。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玉巴达杏被列入海淀区种质资源重要名录。

  海淀玉巴达杏主要分布在海淀区西山东麓沿线,三面环山形成一个C型山洼,4月初开花、6月上旬成熟。七王坟村自古以来就是玉巴达杏的主产地之一,此外,苏家坨镇西埠头村、车耳营村、草厂村,以及西北旺镇冷泉村、温泉镇白家疃村都有广泛种植。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侯进表示,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推动玉巴达杏的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发掘文化资源,把“海淀玉巴达杏”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此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海淀,品味,生活,学生,采摘,玉巴,达杏,李洪亚,摄影,今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