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夏兴学,今年80岁,是盘州市普古乡嘎木村二组的村民,今天我想说一说咱家门口这条“挂壁天路”的故事。

嘎木村可以说是盘州市普古乡最边远偏僻的地方了,早些年,我们祖祖辈辈就在这山凹里,因为交通不便,什么都发展不了,所以也一直受穷。
我印象很深,大家想外出,得翻过陡峭的崖面,几百米直立的深谷,外地人来看都不敢看一眼,村里几辈人靠着双脚走出了一条小路。
种植的庄稼,要想拿去集市上卖一点钱换点面粉,都是肩挑背驮地走过那条通向外面的小路。为此,要天不亮起床就出发,走上一两个小时山路,几乎都得赶着天黑回家,这样的“两头黑”村里人也已经习惯了。

可是,山里头的娃娃读书不安全也不方便,村里的年轻人外出一趟,因为交通不便,几个年头也就过年的时候偶尔回来,那时候,大家盼着就是能走上一条好路。
年轻的时候,我是村里的会计,为了有一条路出行,大家伙儿也曾试着凑资金凑劳力,可是悬崖峭壁不仅危险,而且山崖坚硬难以爆破,依靠村里淡薄的力量根本达不到条件。

多亏了咱们的党,2014年,政府投入资金,大家伙儿投工投劳参与测量、打炮眼,在山腰上一截一截打出道路,在党的不断帮助下,道路不仅增加了防护栏,还进行了拓宽、用混凝土巩固道路。
而今,一条长3.35公里,宽3.8公里的乡村路直接通到家门口,我们都称为“挂壁天路”。这天路不仅连通了安全饮水、生产生活用电、通信、庭院硬化在村里全覆盖,村里还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了蜜桔,脐橙、油菜、林下辣椒等产业。
路通了,大家才敢好好发展,种出的东西再也不愁运不出大山了,不仅圆了出行梦,也圆了致富梦。
现在,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新建的楼房,早已不见了土木屋的旧貌,院子里随处可见摩托车小轿车,大家常说,“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是的,我还每个星期都要坐车去赶集嘞!

我是村里的老党员,前几天村里的干部来我家,对村里发展党员的事情征询我的意见,我心里是很开心的,咱们的村的发展就是在党的关怀下,大家才有今天的好生活,要让更多村里的年轻人,年轻血液加入其中,在党的带领下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现在回家的路不再遥远了,更美好的生活也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