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直观诗意呈现荆楚文化 ——《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背后的故事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2-05-04 13:05  来源: 湖北日报
 
 

  详细生动的荆州市人文地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2022年4月,全国首套省级区域内地级市历史文化主题性地图——由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监制、湖北省地图院编制的《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系列地图以湖北省13个市(州)和4个省直管市(林区)为制图单元,全景式追溯城市历史文脉。

  旧书般泛黄的色调、惟妙惟肖的手绘细节,翻开《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时光的代入感扑面而来——令人仿佛看到屈原故里,青山绿水间龙舟竞渡;铜绿山上,矿冶之火历经三千年生生不息。听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江山如画多少豪杰;龟山脚下,伯牙子期拜交挚友,一曲《高山流水》袅袅不绝……

  以地图的视角,将荆楚文脉和地域文化进行诗意的表达、可视化传播,这是《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讲好湖北故事的一次尝试。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该书编辑出版团队,探访这部厚重新着背后的故事。

  心怀敬畏,历时一年编成

  “编辑出版前后历时一年多。”该书主编汪冰介绍,团队知识结构偏地图制作技术,过去主要制作地理地图,文化地图近两年才开始探索,而荆楚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地图编制资料搜集必须用研究的态度,精心阅读文献资料、地域文化研究着作,然后再分析筛选需补充核实的材料。

  “一般的地图基本上仅仅以地理信息为主,但此地图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还涵盖了历史学、考古学、生物学,并融入了艺术,其难度和挑战不言而喻。”汪冰介绍,一年多时间里,编辑团队十几人分工,分赴全省各地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史志研究中心、文旅局等单位,共汇总了217个专题内容,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自然、科技等方面。所收集的资料数量繁多、类型繁杂,不同部门提供的内容又有矛盾之处,大家满怀敬畏之心,细致进行整理考证,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资料收集到了,但哪些能真正代表当地的文化,实际现状如何?这些还需要工作人员走进各地文化馆、博物馆、历史遗迹点、老街巷,实地感受,一探究竟。

  荆楚文化内涵丰富,辐射面广,但地图内容承载量有限,在文化变迁、历史故事、重要遗迹、美食文化等内容,如何筛选取舍、客观准确地呈现荆楚文化的精华,则是一大考验。经综合考虑,团队最后明确编辑方案——

  地图正面总体呈现城市文化,展示城市最显着的特征,分人文地图、城市标志文化、古代名人等板块,人文地图主要表示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展示城市文化的核心特征,如红色文化之于黄冈,孝文化之于孝感。地图反面,则系统展示城市文化的构成,以人物插图、美食插图、故事插画等方式,展示楚人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在让地图变得更艺术生动的同时,必须严格地遵守地图学的基本规则。“如荆门的绿林文化,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将京山绿林山的俯瞰影像收集起来,然后还原整个地理要素比例,再进行艺术加工。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道路在哪个地方交叉,地方与地方的距离多少,都必须十分严谨精确。”汪冰说。

  水墨画风,呈现荆楚文脉

  “荆楚风韵 江城武汉”“禹划九州 始有荆州”“千古帝乡 古城襄阳”“大别山水 人文黄冈”……《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聚焦湖北省13个市(州)和4个省直管市(林区),全景式追溯湖北城市的历史文脉,也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让深藏于书本的文史知识,一目了然。

  编辑团队介绍,每幅市州文化地图,都尽力客观反映城市的变迁和文化特征。系列地图均设有“古代历史沿革”板块,用彩绘勾勒出城市发展史,同时充分挖掘反映当地文化特点。

  如武汉的“城市之根”,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朝盘龙城遗址,因武汉贯通东西、承接南北,又是近代中国工商业重要基地之一,地图制作将汉阳工业文化、汉口商埠文化、武昌首义文化和特有的江湖文化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武汉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的特征。

  再如随州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故里,地图详细展示了炎帝氏族居住活动地——以厉山厉水为中心的随枣走廊、历史遗址,以及神农尝遍草、作陶为器、织麻为布等八大功绩。战国时的随国,创造出改写世界音乐史曾侯乙编钟,地图精细彩绘了编钟出土分布、编钟三层结构,还解密了历史上随国与曾国,为同国两姓。

  荆州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书中,荆州古城遗迹、四大城门分布和三国遗址、楚国故都纪南城概况等一目了然。曹操取荆州、周瑜谋荆州、刘备借荆州等彩绘三国故事,生动形象,趣说经典。

  地图还创造性地把美食文化纳入其中。地图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湖北美食,包括襄阳孔明菜、荆州松滋鸡、竹溪八大碗、黄冈东坡肉等,每个人都可感知、体验,这些舌尖上的文化,既让读者感受到每个城市的温度、烟火气,又能唤醒乡愁记忆。

  除了深入挖掘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基因,将地图表达与现代水墨画风相结合,也是《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的一大亮点。“山水、公路全是用手绘的方式去勾勒的。道路好似毛笔蜿蜒,更多的中国水墨风韵自在其中。”汪冰介绍。

  地图与艺术结合,引领新时尚

  近年,随着社会进入“读图”时代,文化地图成为备受读者青睐的新宠。

  2020年,自然资源部成立了地图文化创新中心,湖北省地图院及时启动文化地图探索,将地图科学与艺术化表达相结合,以地图的视角实现对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

  “2020年我们编制的《湖北省自然资源系列地图》是将文化和地图结合的一次尝试。”汪冰介绍,该系列地图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思想、以“文明与自然的对话”为创意理念,是全国首部将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自然资源文化地图。系列地图根据湖北地貌特点,分为“山之图”“水之图”“林之图”“田之图”“湖之图”“草之图”六大主题,采用缩编和手绘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每幅主题地图以适用于地物属性和图示形式的六个工艺风格,即青绿山水画风格、青花瓷风格、木版年画风格、漆器风格、珐琅彩风格、青铜器风格一一呈现,以此充分体现湖北的山之灵秀、水之隽永、林之葱郁、田之丰灿、湖之珍美和草之清幽。

  同年,省地图院还另外成功编制出版了《地图上的绿水青山(湖北卷)》,该地图集以地图为主要载体,综合图表、照片、文字等方式,全方位展现湖北的山、水、林、田、湖、草及其它自然资源的分布、利用、保护监管等情况。是全国首部省级自然资源主题地图,分为灵秀湖北、荆楚沃土、富饶矿藏、万物水源、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地六个部分,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其中。

  汪冰介绍,此次出版的《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实现了地图编制和历史文化技术紧密结合,接下来省地图院还将探索出版湖北历史文化系列地图,即以全省地图为底图,分历史文化遗迹、历史名人等专题,用彩绘的方法,实现湖北历史文化地图可视化。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直观,诗意,呈现,荆楚,文化,灵秀湖北系列文化地图,后的,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丝路文化传承者,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历史风情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游客沉浸式体验“沼气文化”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